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高中标准教材《论语选读》严重失准谬误3

高中标准教材《论语选读》严重失准谬误3

    11-14 22:52:30    浏览次数: 933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中标准教材《论语选读》严重失准谬误3,

2)“齐之以政、齐之以礼”章

原创作者鈄东星版权所有  谢绝转载

章言人君治民,有以肉刑推行君意,与以君德礼教化民两种反向方式(或曰两条路线),虽表面上都能治,而社会风气有知耻无耻之大别。预告了几千年儒法两家的对立所在。而教材以似是而非之辞搪塞蒙混,借大谈寡妇改嫁掩盖肉刑专政的实质。“道之以政”注:“训导”,“政令”。不确,以刑为政(古曰“刑政”)之君不教而杀,无所训导,观《秦始皇本纪》可知。“政令”是由政府发布的君令,君令即政令、国法。“善为政者得民财,善为教者得民心。”可知“政”的内容,绝不可混同于“训导”。“齐之以刑”注:“齐,整顿;刑,刑罚。”此句言执政无德,专靠以刑齐民,“齐”为一刀切平,“刑”是肉刑,与“罚金”是两事,子未言罚,不宜添造。“民免而无耻”之“免”,释曰:“免罪免祸,免除罪过。”大谬!全民无罪无祸连过亦无,则远远超过孔子欲五十学《易》“无大过”,颜回仅“不贰过”之境界矣,怎么会“无耻”?孔子能说编者这种昏话吗?这是根据什么“标准”瞎写一气教天下?“免”者《论语》“罔之生也幸而免”之苟免之义,设法侥幸躲过法网(因刑酷),心不以犯罪为可耻,虽齐之以刑,而犯罪之心仍多有,意谓刑政不足以治罪源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语本明白:君以德引导,以礼统一,则民各知耻不犯而且能自正其身。刑政则君缺德,民不耻犯罪;君有德民明礼,则有耻远罪。这是极深刻的命题,与附录的寡妇无干。“格”汉碑作“恪”,郭象《注》“自正”,都比注“内心归依”确切。译文又是“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饬百姓”云云,“礼”既言“教”则别无“整饬”之事在,可见一句都未真懂,却罗嗦笨拙得烦人。

德政与刑政为孔儒所最关注者,有大量对比式经典教言在,至今未减其光辉。“古有礼然后刑(出于礼,入于刑),是以刑省。今无礼以教,而齐之以刑,是以刑繁。”“民之所以生者,衣食也。上不教民,民匮其生,饥寒切于身而不为非者,寡矣。……是以刑张而不省。”“以礼义治者积礼义,以刑法治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这些民主性精华,不但浩劫批儒奉法中全瞒下,至今教材仍一字不提。在不知孔义为何物的情况下问学生:“你认为政和德、礼和刑(省“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德可施政,政未必德,此题不成立)给教师当指挥棒的教参,抽去二者惠民残民的实质,德民被虚化为“精神上鼓励”,刑民美化为“法治思想”,表明了编者继承扬法抑儒的衣钵。“扩展阅读”不扩充孔孟之言,专扩反儒最毒的《韩非子》去“正确理解”《论语》,亦师浩劫故智,只是读书比当年的黑秀才却差远了。如韩文第一句:治国不能依靠臣民“为吾善”,只能靠权术治得他们无法对君为非。“为吾善”即忠于我,“国法”即“君术”,这是略翻《韩非子》、一闻气味即知的常识。却妄注:“为吾善,自觉做好事,自我完善。”这是从何说起!真法家是商鞅:“以善治奸必不治,以奸治善则必治。”“为政先弱民,民强国弱,民弱国强。”这套“力生强,强生威,威生霸”的政策条律谓之法,专治民。荀子高徒韩非于法少所补充,说是国法公开,君与臣民共守,则君不足以独断而威,反易受制于法。故比法更宝贵的是驭臣之术(手腕),教说人君必须明白:所有臣下及妻与子都时刻在伺机谋篡位弑君,君独视独听独断独卧(防梦中泄密)躲在暗处观人过失,喜怒不常,臣不可测,让人人自危,互相告密,吓得不敢有异心,不得不死心塌地惟命是从。管仲批评把亲子蒸熟献给桓公尝鲜者是奸臣,韩非辩称这才是“死力忠臣”。其说大多类此,对鲁迅颇有影响。编者将力主“法有术乃贵”之韩国破落户公子当成法家,大概连法与术的原义也少所知识,全国审定委员大人疑亦只知“为政专设法治民”之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