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课 君子之风
课文立题,为明确学习主旨也。此教材除三题(为政以德、仁者爱人、中庸之道)外,其余十几课或弃《论语》名言而自作聪明(若“待贾而沽”之类),或离大义而取琐屑(如“出辞气”之类),或杂凑各章使题莫名其妙(如“求诸己”之类),前后编列亦凌乱失序。《解读》与附文尤多违离本义,横生枝节而后无知妄讥,严重误导读者对《论语》的真实理解,使教材缺乏起码的谨严态度。本课所选,总算题文一致,惜将孔子所重的君子之“德”,改作含义不清之“风”,不免现代富贵文化厌恶道德而侈言风度之陋习。至于《解读》与附文奉现代小人“私富至圣说”攻讦
本书特色,只在以“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旗号包装自己,诬古愚今。按此学说创始人的原意,大旨在严格依据历史事实解释历史观念,反对任何以今非古的反历史做法;评论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比其前人提出多少新东西,而不是指责他没有提供后人需要的东西。马、恩对古希腊以来历史文化的崇高评价,列宁对沙俄时代思想文艺的尊敬赞赏,即此主义之运用。恩格斯一再提醒其追随者:我们从前人身上能挑出的毛病,比起后人将从我们自以为真理中发现的错误,恐怕要少得多。这一历史唯物的真义,同中国假洋鬼子肆无忌惮地以洋灭华、以今毁古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完全相反!
兹遵辩证、历史之唯物主义,略举本课中当讲不讲、颠倒黑白、常识错误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