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勾践灭吴练习

勾践灭吴练习

    11-14 22:56:46    浏览次数: 522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勾践灭吴练习,

一  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背诵最后两段。

1.大夫种是怎样论述为政必须“求谋臣”的道理的?

2.对于越国求和,子胥与太宰嚭各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3.为了复国,勾践对外对内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4.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  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

三  给下边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用一个成语作标题,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死与百姓同其劳

《国语》系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旧传春秋时左丘明撰,现一般认为是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而成。全书共21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晋语》最多。全书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以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如《鲁语》记孔子语则含有儒家思想;《齐语》记管仲语则谈霸术;《越语》写范蠡尚阴柔、持盈定倾、功成身退,带有道家色彩。《国语》与《左传》《史记》不同,作者不加“君子曰”或“太史公曰”一类评语。所以作者的主张并不明显,比较客观。

就文学价值说,《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有所发展和提高,具体表现为:①作者比较善于选择历史人物的一些精彩言论,来反映和说明某些社会问题。如《周语》“召公谏弭谤”一节,通过召公之口,阐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论题。②在叙事方面,亦时有缜密、生动之笔。如《晋语》记优施唆使骊姬谗害申生,《吴语》和《越语》记载吴越两国斗争始末,多为《左传》所不载,文章波澜起伏,为历代传诵之名篇。又《晋语》记董叔将娶于范氏,似绝妙的讽刺小品。③所载朝聘、飨宴、辩诘、应对之辞,有些部分写得较精练、真切。由于原始史料的来源不同,《国语》本身的文风不很统一,诚如崔述所说:“周鲁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洙泗考信录·余录》)

现存最早的注本,是三国时吴国韦昭的《国语解》(其原序中提及东汉以来各家注本均已散佚),有天圣明道本(宋明道二年取天圣七年印本重刊)和公序本(宋代宋庠《国语补音》本,庠字公序,故称)。其后有清代洪亮吉《国语韦昭注疏》、汪远孙《国语校注本三种》、董增龄《国语正义》及近人徐元诰《国语集解》。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作者杨渭生。

关于练习

 

一  此题意在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并帮助背诵。

1.臣闻之……无乃后乎?

2.子胥谏曰:“不可!……虽悔之,亦无及已。”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又何求焉?”

越人饰美女八人……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3.勾践说于国人曰……民俱有三年之食。

4.国之父兄请曰……而可无死乎?勾践忍辱图强,全国同仇敌忾。

二  此题意在使学生掌握一些文言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三  此题意在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标题:卧薪尝胆

加粗的词语:

女:通“汝”,你。

重(ch$g)采: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

折节:屈己下人。

振:通“赈”,救济。

吊:慰问。

【译文】

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