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读《伊索寓言》——钱锺书没有体系吗

读《伊索寓言》——钱锺书没有体系吗

    11-14 22:56:46    浏览次数: 212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读《伊索寓言》——钱锺书没有体系吗,

     这里牵涉到一个带有根本性的也最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即钱锺书到底有没有范式或体系?许多学者持否定的看法,我对此也不能苟同。
   
      什么是范式、体系?说白了,批评者所谓范式、体系,实为西方中心论的无形发病,是根深蒂固的体系崇拜心理的第一千零一次发作。他们看了黑格尔等西方主流哲学的样子,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凡是与黑格尔传统不一样的,就是没有体系;没有体系,就是没有思想,就是无能,至少不能算是大思想家。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从西洋到中国,从实证主义到科学主义,真不知毒害了多少人。实则,从许多当代哲学思潮来看,这种观念至少落后了一个世纪。
   
      就我的有限观察,现代哲学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把“体系”的理念否定掉了。从十九世纪进入二十世纪,“体系”这个法宝在哲学上是越来越没有地位了,所以有人把这种世纪交替称之为是从“思想体系的时代”向“分析的时代”的过渡。不必讲尼采式的思想家,就是恩格斯,也曾经对黑格尔式的思想体系作过严厉批判。恩格斯认为,在黑格尔那里,最没有价值的,恰恰是他精心构筑的体系,倒是他体系里面某些层次较低的东西,如辩证法,具有价值和意义。对于那些试图构筑体系的青年大学生,恩格斯认为非常可笑。这种思想,我在《钱锺书生平与学术》中已经有所论述,指出在体系的问题上,恩格斯与钱锺书的认识是一致的。实际上,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从我们自己的阅读体验上就可以感觉出来的。比如,我们读汤因比,吸收其中的什么呢?还是吸收一些具体的论断,不会把他包罗全世界的文明体系圈子搬过来。这些划分严整的思想体系,只具有思想史的价值,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所以,钱锺书不可能以黑格尔那种方式去著作,绝不可能写一部什么“概论”或“纲要”,他压根儿就反对那样做!并不是没有构造的本领。他早年曾经动笔写一部中国文学史,从当时发表的该书序言看,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完全是西洋的。但他后来显然放弃了这种系统著述的方式,只是在《中国诗与中国画》、《谈中国诗》、《读〈拉奥孔〉》以及《〈宋诗选注〉序》中保留了系统论述的方式。所以,批评钱锺书没有体系,我总感觉像是指责坐小车的大官不会骑破自行车,其实质就在于用十九世纪的思想坐标去衡量二十世纪的文化事物,用一种落后的眼光来看待他尚不能理解的新事物。实则,大学者的境界很高很高,他不会对“体系”毫无自觉。对此,应当多去领会,不可轻易指责。不然的话,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品头论足,自以为说了内行话,外行听了也觉得在理,而内行听了,却只会感到好笑。
   
      另外,所谓范式、体系,也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就黑格尔的体系样式看,我们确实可以说钱锺书没有体系。但须明白,这种样式钱锺书是故意不为,具有思想动因。但从尼采的哲学样式看,我们又可以说,钱锺书还是有他的体系与范式的。
   
      所谓反“范式”,也是一种范式。换言之,也是一种“体系”。钱的体系,是以具体显现共相,以微观指向宏观。看上去满纸书名人名引文,实际上蕴涵着共相。“管锥编”这个书名,就有以管(微观)窥天(宏观)的意思。乍瞅是自谦,有贬义,实则也透露出从眼角眉梢看情感、从麦浪麦梢察风向的方法学意义。钱先生的著作不是没有体系,而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体系。假如“体系”垮掉了,形象、具体的事物、材料等等,还会存在,不至于像黑格尔体系那样整体垮掉。老黑的体系垮了,剩下的也还是些具体的东西。所以,钱先生的著作是长蛇阵法,材料支撑理论,理论支撑材料,附之以精美繁复的修辞文采,贯之以严密周至的著作体例,绝不会整个垮掉。这就是他采用《管锥编》这种著述样式的思想动因。从中也可以看出,在写作上,钱锺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 换角度说,它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蕴涵在材料中的“体系”。看不见这个不同于传统西方式“体系”的体系,只看见黑压压满纸引文,真让人觉得钱先生还不如没有学问的好。因为,学问在许多反钱学家们面前,不但成了钱锺书仅仅是学问家的证明,而且成了钱锺书没有思想、理论、体系、范式、只是“评点感悟”的证据。这真是学术评论中一个十分有趣而又耐人寻味的现象。譬如说梁漱溟,人们上来便会说他是思想家,不会说他是学问家,因为在梁的著作中,实在谈不上什么学问。而梁作为思想家,也就沾了缺乏学问的光。而近代文化史上的名人林琴南,却吃了多才多艺的亏。有人夸他能翻译,老头子反而不高兴:要是不搞翻译呢,你不得夸我是古文家?同样,作为思想者,钱锺书竟然吃了学问太大的亏。要是他什么引文都不引呢?你不得说他是个现代思想家?瞧,多才多艺的多面手总不能受到公正评价,还是专家实惠。 实则,钱先生的著作,第一位的,正是其智慧、思想、理论,而不是材料和学问。我想,作为方法,在阅读钱锺书的时候,人们不妨先把他的学问“悬搁”起来,看看在“密密麻麻的注释”之外,还有些什么:是留下了一些什么呢,还是一切的一切都从学问的筛眼里溜走了。

◇李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