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日,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语文科的作文。
从高考制度恢复初期全国人民谈论一道作文题,到现在因全国卷与分省命题并行,而产生出超过20道高考作文题供人们议论、品味,高考作文题本身就成为一个别致景观。
高考进入
而立之年,而回味那一道道曾让千万考生必须跨过的作文坎,也为我们另辟了一条回溯高考制度恢复30年以来教育、社会直至人生万象的蹊径。
1977年,湖北的高考作文题是《学雷锋的故事》。眼下还在读高一的一位韩姓女生说:“这题我小学六年级写过,太简单了吧,会是高考题?”
昨天坐在水果湖中学考点的800多名考生,面对的作文题则是一段有关母语的短文,出题者要求考生根据对短文的理解自拟题目作文。一名考生出考场后说:“这题目写好不容易,要很有文化啊。”
在一定意义上,恢复高考给“文革”时期不正常的教育彻底画上句号。对一大批数年甚至十年没怎么摸过书本的人来说,就是那样一篇现在“小学六年级写过”的作文,也有相当难度。
一位老师说,比较前后30年的两个作文题有失公平,就像让一个婴儿与30岁的成人较长短,但这种“不可比”、“天壤之别”的背后,我们又实实在在地能看到时代的跨越、人的跨越。
但在另一个意义上,有语文教师在浏览过今年全国的多个作文题后欣喜地评说:回归。
“文以载道”向来被中国文人视为作文第一要义。恢复高考初期,作文命题甚至评分都十分重视检查考生的思想品质,“载道”的作文在高考中成为“考道”的手段,“难免会让考生说空话、大话甚至自己都不懂的话”。
一位20年前参加过高考的先生讲,自己复习备考时,语文老师曾教给同学们一个作文秘诀:像答政治论述题那样去写议论文,就绝不会在分数上吃亏。
直到高考作文推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试题,评分标准中“个性特征”赋分多的占到1/3,文体不再设限,做文章所要求的形象思维、文辞通达才真正成为高考语文的考查对象。
今年山东卷作文命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浙江卷命题“行走在消逝中”,安徽卷命题“提篮春光看妈妈”……
作文回到了作文本身,有如教育目的由培养少数精英回到培养合格的公民群体上来,这样的回归,又何尝不是一种跨越。
高考,是一个人由少年而青年的第一次大考,同时还是一个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最后一课”,当高考作文开始让我们重新认识和检视母语所承载的文化的时候,这样的最后一课才不会给考生们留下“小弗朗士”当时所有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