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论语》的结集与早期儒学的价值观,
[c]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ci]
如孙景坛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行,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载《南京社会科学》,一九九三年第六期;《新华文摘》一九九四年第三期转摘。刘桂生认为汉代始终不曾在社会上禁止百家,班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特指不能通过修习百家之术做官。见《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误解及成因》,《北大史学》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又见《刘桂生学术文化随笔》,北京青年出版社二零零零年版。王葆玹则认为“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体说来就是将博士七十余人的建置加以削减,将其中传习诸子书的博士罢黜”。并认为“这种削减或罢黜,并不象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发生于汉武帝时期,而是发生于汉成帝时期”。见《中国学术从百家争鸣时期向独尊儒术时期的转变》,《哲学研究》一九九零年第一期;又见氏著《今古文经学新论》第四章《汉承秦制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乃是司马光对《汉书》有关记载的概括,《汉书·武帝纪》称“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董仲舒传》称“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皆自仲舒发之”。这里的“发之”当指“发挥”之,而非“发明”之。
[cii] 《春秋繁露·玉杯》。
[ciii] 《汉书卷八十一·匡衡传》。
[civ] 见上引氏著第六十六页。
[cv] 《论衡·本性篇》。
[cvi] 《汉书卷八十七·扬雄
www.deyou8.com
传》。
[cvii]
鲁恭王坏孔子宅时间史籍记载有异,《艺文志》说是“武帝末”,《论衡·案书篇》说“孝武皇帝时”,而《正说篇》却说是“至孝景帝时”。王先谦《汉书补注》说:“《鲁恭王传》以孝景前三年徙王鲁,好治宫室,二十八年薨,不得至武帝末。《论衡》以为孝景时,是也。”郭沂对此也有考证,参见上引氏著第三百四十~三百四十一页。
[cviii] 见何晏《论语集解叙》。
[cix] 《论衡·正说》。
[cx] 皇侃《论语疏叙》引《别录》。
[cxi] 郭沂考订《鲁论》、《齐论》是在宣帝时才出现的,并认为《鲁论》为《古论》的今文本。其观点颇值得重视。见上引氏著第三百三十九~三百四十七页。
[cxii] 《汉书卷七十二·王吉传》。
[cxiii] 《汉书卷八十一·张禹传》。
[cxiv]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第二页,文物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
[cxv] 见《论衡·正说》。
[cxvi] 何晏《论语集解》;《隋书·经籍志》说是“以《张侯论》为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