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
《论语》选读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全书约编定于战国初期,共有二十篇,每篇各有若干章。
《论语》篇幅不大,却是研究、了解中国文化绝对不可不读的作品。宋人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它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论语》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它所反映的孔子的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思想,很多已逐渐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当中成为中国人的美德,具有极大的继承价值。那些经过了历史考验的富有哲理的名句格言,诸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以言举人,不因人废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之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如此,《论语》的影响还越出国界,远播日本、欧洲等地,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作用,被誉为东方的“圣经”。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一生在政治上虽屡历坎坷,而他的高尚的道德,出众的人品,渊博的知识,却是倍受当时及以后的人们所称颂,以至他的名字几乎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本课程所选学的章节,侧重忠恕之道,从政之道,治学之道,天命之说等。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论语》一书中的重要内容。
一“忠恕”说 (上)
提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仁”字,“仁”可以是一种信念、一种高远的理想;也可以是一种行为准则,(包括义、礼、智、孝、弟、忠、信)。至于如何去实践“仁”?那就是“忠恕”二字。“恕”孔子自己下了定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则是“仁”的积极的一面,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自古圣贤至德要道,皆不外忠恕。故能行忠恕,便是仁圣。需要说明的是,在孔子的思想中“仁”并不是最高境界,“圣”才是最高境界,“圣”的目标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这个目标,孔子认为尧舜都未能达到。
在现代文明世界中,儒家的“忠恕之道”是有着它独特的价值的。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生存空间有限,资源有限,不能倡导适者生存哪一套,否则,你要活,别人就不能活。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不就是搞己所不欲,欲施于人吗?世界教育界所批评的充满排他性和竞争性的“英才教育”以大量失败者为代价来换取少数成功者,不也是搞己所不欲,欲施于人吗?所以从人类的共同生存之道来看,不仅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运动员不断刷新纪录;艺术家、科学家不断在各自的领域有新的发明、新的创造,这对他本人带来好处,对人类也只会带来好处,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选自《卫灵公》篇)
(讲解:一言,就是一个字,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的行为准则,孔子就说了一个“恕”字。具体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为什么不讲“忠”字?“忠”虽有积极意义,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而“恕”则谁都可以这样做。除非他不愿意这样做。有一个故事,题目叫《鞭打芦花》,说的是春秋时有一个人叫闵德正,生有一子,叫闵子骞。德公妻子死后,又娶了一个李氏,李氏生有二子,一个叫闵华,一个叫闵全。……李氏虐待闵子骞,闵子骞
子贡曰:“如有博施①于民而能济②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③!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④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⑤也已。”(选自《雍也》篇)
(讲解:子贡说如能广施恩惠,济民于患难,这是不是仁?问话之中,对仁者能否这样有怀疑。而孔子回答他:“这哪里只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圣德比仁道要难。“圣”字可以解释为“通” 。天地交为泰,泰就是通,是治象;天地不交为否,否就是不通,是乱象。仁者通乎天地阴阳柔刚之道,而后可以事天察地,行仁义之道,可以成己以成物。如果我对于理义不能明晓,不能事理通达,这就是我有疑难阻碍,而有所不通了。作为一个君王要广施恩惠,要没有私心,并且他的恩德要遍及所有的人,不仅要亲其亲,子其子,而且要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这是博施。济从,是讲济民于患难,如大禹治水。尧舜是唐虞时二帝,当时经常发大水,百姓苦于水灾,又缺少吃穿,所以孔子说要博施济从,尧舜也难做到。孔子论人以“圣”为第一,“仁”次之。子贡把“仁”视为第一,孔子先把“圣”、“仁”区分开,然后再讲“仁”。“近取譬”,就是拿自己作比方。“仁之方也”意思是“这是仁义之道”。这里孔子提出了“忠”的概念,这是他的“仁”的思想中的积极方面: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颜渊季路侍⑥。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⑦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⑧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选自《公冶长》篇)
(讲解:孔子想要了解自己的学生的志向,所以问“盍各言尔志?”子路所言,重伦轻利,是义者之事;颜渊所言,重德重功而不夸耀、不表白,是仁者之事,比起义来,仁自然更难得;孔子讲的是以仁复天下,教诚爱深,是圣者之事,这自然就更难得了。)
子曰:“参⑨乎!吾道一以贯⑩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选自《里仁》篇)
(讲解:曾子经常侍孔子,深知孔子圣道。所以孔子特别叫他来,告诉他自己一以贯之之道。曾子不用孔子明言,即能说出,这一以贯之之道就是“忠恕”。门人者是指受学于夫子门下的人。)
[注释]:
①博施:广施恩惠。②济:原意为“渡”引申为帮助。③何事于仁:“何事”犹“何为”,全句意思是“何为于仁言之”即怎么能说是仁能!换句话说,这不是仁者所能做到的。孔子论人,以圣为第一,仁即次之。④病:难。⑤方:道。⑥侍:孔子坐着,学生站着。如用“侍坐”则是孔子和学生都坐着。如用“侍侧”则或坐或站,不加肯定。⑦敝:坏,破旧。⑧伐:夸耀。⑨参:读森,曾子名。⑩贯:贯穿、统贯。
[自注]:
给下面句中粗体字注释
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言”即“字” )
②尧舜其犹病诸 (之于 )
③己欲达而达人 (使人通达 )
④盍各言尔志 (何不;你的)
[翻译]:把上面四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段:译文:子贡说:“假若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说:“哪里只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拿自己做比方,一步步去做,这就是仁义之道了。”
第三段:译文:孔子坐着,颜渊、季路两人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颜渊说:“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道:“希望听到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青人使他怀念我”。
第四段:译文:孔子说:“参呀!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曾子说:“是。”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子道:“他老人家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
[校本课程]
“忠恕”说 (下)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①,使民如承大祭②。己所不欲,勿使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③。”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选自《颜渊》篇)
(讲解: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讲了“仁”的准则,这就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两句话强调了一个“敬”字,为仁之道,莫尚乎敬。仁者能敬畏人,故能爱人。所以己恶饥寒,则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恶劳苦,则知天下之欲安逸也;己恶贫贱,则知天下之欲富足也。己所不欲,勿使于人,是仁者所为,则己所欲,必又当施加于人,这也是仁者所为也。仁者爱人,人亦爱他,这样无论是士于诸侯之邦,还是士于卿大夫之家,都有人爱你,你还有什么可怨的呢?仲弓领悟了,所以说:“我虽然迟钝,也要努力实行你的话。)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选自《颜渊》篇)
(讲解:孔子认为所谓“政治”就是一个“正”字。当领导的,一言一行都应成为百姓的表率。拿现代的话来说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上梁正,下梁不歪;上梁不正下梁歪。古时候,君先要立于仁,则大夫忠,而士信、民敦、工朴、商悫——诚实、谨慎。季康子是鲁国的上卿,可以说是诸臣之帅,所以孔子说:“你是帅,你自己正,谁还敢不正。”帅,表率也。上梁不正,却要下梁正,这其实也还是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鲁国有父子打官司,季康子要杀那个儿子,孔子说:“不要杀他,老百姓做不善的事,根子在上,是上失其德引起的。”所以要民善,当领导的自己先行善。古人说,君子的品德好象是风,小人的品德好象是草,风往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风为主,草为次,风吹草动,这个比喻强调的是当领导的要作表率,其实君子,小人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作为一个人,品德都很重要,不应分风与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④错⑤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⑥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⑦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同上)
(讲解:子曰:仁者莫大于爱人,知者莫大于知贤。爱人知人为仁知之大用也。樊迟不理解,孔子就解释说:“推举正直的人,把他放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是知人了。樊迟还是不理解,又不便多问,便去问子夏。春秋之时,废选举之务,置不肖于位,至于君臣忿争出奔,国家所以昏乱。在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政治没落,道德沦丧,弑君事件有36件,有52个国家沦亡。就一个鲁国,就有四个国君在国内被杀,一个被赶跑,一个在国外被杀。晋国公子重耳出奔十九年也是出于兄弟间的争权夺利,重耳掌权后,毫不犹豫地就把晋惠公夷吾(他的侄儿)给杀了。子夏深知孔子之意,必尧舜禹汤为君,而后能尽用人之道,以垂百世之法,有国者宜以不知人为患,于是就举了皋陶(gaoyao)伊尹的例子给樊迟听。只有象尧舜举皋陶,汤举伊尹,则用人之法才真正具备了。正直的人选举出来了,得到了重用,不仁的小人就会远离,而仁者就会纷纷的到来。)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⑧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⑨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⑩。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同上)
(讲解:子张问什么是“达”?其实他对“达”的理解就是“闻”。因为他“闻”“达”不分,孔子故意问他“你所谓的达是什么呢?”用意在帮助他分清“达”与“闻”的不同。在孔子看来,“达”就是要为人朴实正直,行事知道,崇尚道义;并且要待人谦和而不轻慢,这样做什么事都是适宜的,你不去求名誉,而名誉必然归你。曾子的弟子曾经问曾子:“读书人怎样做可以通达了呢?”曾子说:“不能的事就要学,有疑惑就要问,想要做什么事的时候要想想贤者会怎样做的,虽然实行起来会有困难,但只要照着去做,就可以通达了。”曾子和他的老师观点是一样的,都是讲谨身笃行,不求声闻。
从孔子对子张的一番话来看,所谓达就是通。怎样对待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为人处世可以无所阻碍,左右逢源,就是通了,也就是达了。待人待己之道要忠信笃敬,所谓忠信笃敬,蛮貊manmo:[泛指少数民族]可行。蛮貊都可行,何况是昌明隆盛之邦,诗礼教化之乡呢?鲁四老爷的书房里有一副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品节详明,德性坚定。这副对联讲的就是儒家所主张的为人处世的标准。可惜鲁四只用来挂挂,装装门面,不肯身体力行。这就是孔子所说,“色取仁而行违”,“色取”是只在外表上讲讲仁,“行违”是在行为上不讲仁,也就是说不用“仁”来约束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样来取得名誉,这就叫做“闻”。鲁四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位“闻人”了,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知名度很高的人。而其实他不过是一个欺世盗名的假儒罢了。儒学发展到后来,这种“色取仁而行违”的假儒、腐儒太多了,以至人们对这些沽名钓誉的假道统口诛笔伐的时候,把真正的儒家以及儒家的真传也象泼脏水一样的泼掉了。岂知当清朝皇帝在圣谕里标榜儒学的时候,立于朝纲大谈“圣学”的只是一批招摇撞骗、趋炎附势的应声虫,真正的有良心理性的儒士却躲在穷乡僻壤里著书立说呢!世上假仁假义的人貌似正人君子,久而久之,连他们也不怀疑自己是伪君子,这就叫“居之不疑”。假作真时真亦假,世人把伪君子当作了正人君子,那么正人君子不就成了伪君子了?其实真儒者大有人在,诸如不甘愿作亡国奴的文天祥,骂皇帝的海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宋明大儒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促淹,提倡“知行合一”的王阳明,高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人是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同上)
(讲解:什么叫成人之美呢?君子自己很善良,也希望别人善良,看到别人善良自己也很高兴;君子自己很能干,也希望别人很能干,看
[注释]
① 见:迎;大宾:尊贵的宾客。② 承大祭:承受大祭祀的活动。③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邦、在家做事没有可怨恨的。在邦,指在诸侯之邦做事,在家指在士大夫之家做事。④ 举直:推选正直的人。⑤ 错:同“措” ⑥ 乡:同“向” ⑦ 远:离开、逃走 ⑧ 虑:考虑 ⑨ 色:表面上。⑩ 疑:疑惑。
[自注]
给下面句中粗体字注释
① 孰敢不正 ( 谁 )
② 能使枉者直( 弯曲 )
③ 富哉言乎( 备,深刻 )
⑤ 质直而好义( 朴实 )
⑥ 小人反是 (相反)
[翻译]:把上面四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第一段:[译文] 仲弓问仁德。孔子说:“(仁要讲敬)接待人要出大门,像迎接尊贵的客人一样,(仁要讲爱)使用百姓要像承受大祭一样。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求别人去做。在诸侯之邦或在士大夫之家做事,可以没有怨恨。”
仲弓说:“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这话。”
第二段:[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治。孔子回答说:“政治就是一个‘正’字。您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
第三段:[译文] 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又问知。孔子说:“善于识别人。”
樊迟还是不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让他位于奸邪的人之上,能使奸邪的人正直。”
子夏说:“(这话的)意义是多么丰富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皋陶提拔出来,坏人就难以存在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伊尹提拔出来,坏人也就难以存在了。”
第四段:[译文] 君子会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和这相反。
[校本课程]
二“天命说”(上)
[提示]
宿命论者认为,宇宙万物皆为天定,非人力所能改变,所以人不用努力,不用抗挣,安守本分,一切听天由命。自由论者认为,世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人的意志决定一切。所以主客观条件可以不问,自然规律可以不遵循,天马行空,我行我素。
孔子之天命说,既非极端之宿命说,亦非极端之自由说,大概是居于这二者之间。《论语》中有一段话:“子夏谕司马牛曰:‘商闻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一般人就以为这就是孔子的宿命论思想。其实不然。从《论语》中多次讲到的关于天命的论述来看,孔子强调的是遵循自然的理法。他以为顺当生之道而生,顺当死之道而死,是自然之理,这里的“道”就是“天道”。所以他的天命说中包含有遵循自然法则的思想,所谓天命不可违。顺道而得富贵当然非常好,顺道而不能得富贵呢?就应安命而乐道,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但是他也不主张无所作为,凡事可以进则进,可以退则退,可以行则行,可以止则止,可以取则取,可以舍则舍。能实行我的意志的是好事情,就尽力去做,不可能的就安守本分。孔子深信自然之理,而又能保持刚健的意志,故对于人世间的死生、穷达、荣枯、盛衰、吉凶、祸福等,都能无忧无惧,坦然面对,悠然安之。由于他从道遵理,所以能不为显荣利达所束缚,知斯道、安斯道,乐天知命,利害得失不能夺其志,不能撄其心。这与碌碌无为者大不相同,与急功近利者亦大不相同,而在道德实践上则大有价值。
[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选自《阳货》)
(讲解:孔子为什么不想说话呢?从他对学生的回答来看,他要学生理解他的沉默是对“天道”的遵循。“天何言哉”之“天”即“天道”。春生夏长,百物以兴,秋杀冬收,百物以藏。天不言而事成,此是天之道。按儒家学说,天就是“天道”、“天命”,详细说来可以分为“有形之天”和“无象之天”。
什么是“有形之天”呢?这个问题比较好理解。《易·系辞》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悬于天上的(如日月星辰),成为表象;处在地上的(如草木山川,禽兽虫鱼)成为形体,事物变化的道理(就从这些形、象中可以)显现出来。我们仰观茫茫的宇宙,可以看到一切现象都是按照客观的规律在其中运行变化,如日月的转换,昼夜的变迁,四时的推移,风雨霜露云雾雷电等都是这样;又如禽兽滋殖,草木茂盛,人类繁衍等,这就是“有形之天”。孔子在《泰伯》篇中说:“巍巍乎!唯天为大。”这句话中的“天”指的就是“有形之天”。 意思是说:世间只有天是最高最大的。苍苍者天,茫茫者天,悠悠者天,无涯无际。 什么是“无象之天”呢?“无象之天”可分为“自然之理”、“主宰或命运之天”。
“有形之天”是按一定的规律在运行。这规律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它就是阴阳之变化。《礼记·哀公问》中有这样一段话:“哀公曰:‘敢问
当太古蒙昧时代,人们无法理解自然界的变化,见风雨、雷电、日月蚀、星异、地震,等,就产生恐惧心理,以为天有一种人间以上的不可思议的灵力,这种灵力是万物的主宰,于是对天顶礼膜拜,敬它,畏它。这里的“天”就是“主宰之天”,至于“命运之天”比较复杂,我们将在下面结合具体的内容来说。)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选自《宪问》)
(讲解:孔子对学生说:“莫我知也夫”,就是说没有什么人了解我,他的学生子贡感到奇怪,为什么没有人了解夫子呢?孔子就对他说:“不怨天,不尤人”。孔子不用于当世,却不怨天,不为人所了解,也不尤人,这是为什么呢?“下学而上达”也。下学,指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所以不用责备人;上达,指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所以不用怨恨天。但是天是了解我的,所谓“知我者其天乎”是指圣人与天有一种默契,。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周朝衰落的时代,“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这时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复礼兴德,立文垂制以教万世。所以即便历经坎坷,他也不怨天尤人,而要顺自然之理法,安心立命,这里不仅有天知道我的意思,也有我理解天的意思。)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选自《子罕》)
(讲解:孔子离开卫国准备到陈国去,经过匡这个地方,匡人曾经受过鲁国阳货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弟子颜剋当时与阳货同行;孔子的相貌很像阳货,而颜剋又正给孔子驾车,匡人以为孔子就是阳货,就把他囚禁起来了。畏,拘禁的意思。孔子周游各国时年已五十六岁随身带着所获典籍,文在兹,所指就是这些典籍,孔子认为“天将丧斯文”这些典籍早就应该湮没而无闻了,必定不会让他得到,所谓“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后死者”即指孔子自己;现在既然让他得到斯文,这就是天不欲丧斯文,天不欲丧斯文,那么匡人必不能违天而害己,致使斯文遭毁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他和天有一种默契。孔子对于天是“默而识之”,也就是沉默地认识到,理解到,体悟到天命的实义。所以能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遵天命而行动,对于死生祸福,漠然视之,无忧无惧,悠然安之,唯道是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里仁》)
(讲解:“学”对孔子来说,不只是获得经验知识,而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所必须自觉地做的事,所谓“学”就是指个人关注于“如何成为人”所日渐深刻地获取知识。借着这样的学习他把自己的生命转化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存在。“学”也就成了十分珍贵的思想,以致孔子从不轻易授人以“好学”的雅号,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者。”(《公冶长》)意思是:有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忠心诚实的人,只不过不如我这样好学。有一次一个学生说他不知该如何向叶公描述孔子,孔子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述而》)意思是你为什么不对他说,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会要到来。
十五而志于学,标帜着一个理智和道德继续不断成长过程的新起点。
三十依礼而立,则进一步说明了他人性的成熟有了更完满的表现。因为礼包含着人际关系的网络,所谓的自立特别强调在最基本的关系中人应承担的责任。具体地说,他必须具有能恰如其分展现忠、孝、悌、信等等这类品德的能力并且把完全实现这些德性的礼仪化过程看作是漫长而又微妙的。
“不惑”意味着心灵的独立,它代表着孔子的中年时的气质。这时的孔子的意志已相当坚定地执着于道,因此富贵对他来说犹如过眼的“浮云”,不会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丝毫的阴影。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从社会中隐退,只是表明人格的成熟和渐趋完美,不为名利所诱,不为富贵所惑,“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既活跃于公众社会,又能洞察处境,所谓谨严自处亦不索居离群,可谓“智者不惑”。
“知天命”表明老年孔子的心灵更成熟。“知天命”包念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畏天命”。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故君子知天命而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知天命即知道天赋予自己的使命,所以“知天命”的第二层意思就是“不负天命”。孔子说:“知我者其天乎”。这两层意思实际上互为因果,因为怕有负天命,故畏天命;因为畏天命,故即使意识到自身命运的有限,人生屡遭坎坷,他的几个最得意的弟子相继去世,他力图恢复周朝太平盛世的梦想又成泡影,他也不放弃对天命的承诺,许多事情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的是不负天命。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指一种和谐融洽的心灵境界。孔子活了七十二岁,这是他在生命终结之前对自己所作的一个人生概括,此时的孔子已具有了无拘无束的自由欢乐,进入了行为无碍,智德圆满的境界。
以上这几句话描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如何通过作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自我修养过程的学习而锻炼人格。这个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学习建立一个人的尊严和独立,学习在对道德完善的追求中克服对自己的疑虑,学习尊敬天和认识到个人的局限,学习让自己与环境以同情和理解的方式趋于和谐,学习享用不背离我们自己的伦理规范的自由和从心所欲。)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讲解:孔子认为,道德为善,遵之行之,人人必受幸福,所以,若“以其道得之”,则富贵人人皆可安心受之;若“不以其道得之”,则不接受,也就是“不处也”。“以”可解释“因为”,“道”就是“天道”,君子以天为榜样,合德于天,所以遵“天道”也可以说遵“道德”。不因为遵循“天道”而得富贵则不处,不因为遵循“天道”而得贫贱当然也应该不处,可孔子为什么说“不去”呢?在孔子看来时有否泰,世有盛衰,有时候行道德者不但未获富贵,反而得贫贱,这是天命,所以贫贱虽是人之所恶,也不应该违而去之。这两句话恰好反映出孔子的天命说是介于“自由意志说”与“宿命论”之间。君子知道“仁”是美名,所以终不去仁,所以能审处富贵,安守贫贱。仁对君子来说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终食之间”是时时刻刻的意思,是常境;“造次”、“颠沛”是讲变境,君子遭受这种突然的变化,仍能不违仁。)
[自注]
给下面粗体字注释
①不怨天,不尤人 ( 指责、责备 )
②知我者其天乎 ( 助词,无义 )
③文王既没 ( 已经 )
④文不在兹乎 ( 这里
⑤四十而不惑 ( 迷惑 )
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越 )
⑦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去掉 )
⑧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何;恶乎:于何处)
⑨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离开 )
⑩造次必于是 (急遽、仓促 )
[翻译] 把下面四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