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论庄子的语言观(一)

论庄子的语言观(一)

    11-14 22:56:20    浏览次数: 687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论庄子的语言观(一),

 


语言是"知"的表现

  庄子哲学有独特的魅力,这得益于他对语言的独特把握。他认为语言产生于人心,是知的表现;语言是一种工具,具有有限的功能。在理解的时候,应"不落言筌"、"得意忘言"。这在后世的哲学思想和文艺理论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本文力图把庄子的语言观放到他的哲学背景中来考察,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现庄学的特色。 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继老子之后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它的著作《庄子》不论在中国思想史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学说是接着老子讲的,但他在不少方面和老子的侧重有所不同。在思想上,庄子和老子一样有着消极的面貌,倡导无为清静的主旨,但他在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历史、现实政治,否定儒家仁义道德的伦理价值、否定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人生有所干预作为的意义的时候,表现出了独具个性色彩的勇气和睿智的思考。同时,庄子在对自己观点的论证上比老子更为细微深入。

  《老子》简约而深奥,《庄子》恣肆而缜密。这表现在他对论证方法、表达风格自觉的把握和规划上,类似与今人所说的"语言、文体的自觉"。可以说,庄子不仅看重"说什么",他也不忽视"怎么说"。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谈论庄子的"语言观"。

   1、"言非吹也。" 在《齐物论》中,庄子先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风吹之声,指出"天籁"的特点就在于"使其自己"、"咸其自取",乃是发乎自然,本乎天成。然后他拿语言(按:本文对语言不作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和风声、鸟鸣声做比较,说:"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认为人的语言和风吹之声不同,语言发自人心,出于人为;而风声是纯粹的自然之声,没有人为的因素。庄子之所以能这样做比较,是因为他在"声音"的属性上看到它们有相同相似的一面。不过,庄子认为正因为语言不纯粹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一种声音,而是人心的一种表达,也就是说,语言不是发自于口,而是发自于心,所以才不能把语言等同于自然之声。 我们知道,语言是声音的一种,同样是由于物体(发音器官)的振动发出的声波,因此才可以从物理上去做属性分析。但是语言并不因为具有自然属性而就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音只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声音不等于语言是声音;另一方面,不是人发出的任何声音都是语音,哪些声音做语音,有语义的制约,由社会决定。所以说,语言不是自然现象,是人的现象--不是人的生理现象,而是人的社会现象。在这一点上,庄子不把语言归结为自然现象无疑是正确的。

  2、"言未始有常。" 庄子说:"言未始有常。"(《庄子o齐物论》,下引《庄子》只注篇名)是说凡是语言都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每个人所说的话,用今天的术语来表达,都是一种"私人语言",人与人之间"以言遣言",不可能达成"共识",只能产生是非争论。当语言"由人说的时候,就代表人类的思想。它们表示肯定与否定,表示每个个人从他自己特殊的有限的观点所形成的意见。既然有限,这些意见都必然是片面的。可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他们自己的意见都是根据有限的观点,总是以他们自己的意见为是,以别人的意见为非。"

  庄子从语言表达功能的角度指出:"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人间世》)认为传达语言,必然有得有失,人与人之间的忿怒误解,都因花言巧语而起,且人们容易"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人间世》),表达交际的困顿是难以避免的。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交际"的发生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前提,"交际"的需要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生,所以语言虽然是个人说的,具有个人的特点,但它并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从语言所负载的信息来看,人们的交际内容从根本上说不是纯粹私人的和主观的。庄子说"言未始有常",其实正是站在社会的立场上来立论的,他的意思是说正因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是非标准、价值判断才导致语言意义的混乱。

  不过我们不能因为是非标准的不统一、语言交际的误差而取消语言的社会性和客观性。 如果说前面"言非吹也"是在自然与社会(个人)的关联中着眼,那么这里就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联中立论。庄子以取消语言的客观性、社会性为代价夸大了语言的主观性、个人性。在他的眼中,语言是有心的、人为的、非自然的。所谓"人为"、"有心",都是人的"知"的表现,"知"有大小之别。常人拘于"小知",有所言说,拘于是非;诸子百家"相拂以词,相镇以声"(《徐无鬼》)。

  但庄子并未从否定语言是自然现象而达到肯定语言是社会现象。他反对把语言作为自然现象,但肯定了作为个人现象的语言,从而走上另一条小路:语言不是作为社会的人的语言,而是作为个人的主观语言而产生并存在。语言起于人的"知",表达人的"知",其本身就是"知"的产品。 可以说,庄子的语言观是一种消极的语言观,或者说是一种带有不可知论色彩的语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