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我”是人类精神文化之火的承传者,负有不可推卸的神圣承诺。
③“我”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机遇的产物。
④“我”是父母浓浓慈爱与亲情的不可失却的承载。
⑤“我”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⑥“我”是子女唯一的至高至尊的血缘之爱。
⑦“我”是朋友不可填补的情感空间。
⑧“我”是我的事业和工作中无人可以替代的主宰。
第3小题,作者是从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对世界和他人的关爱与负责的这些角度来断定“我很重要”的。
⑵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此题是从个性化阅读的角度提出问题。提示:两种观点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完全不同。本文的“我很重要”是以对生命的珍视、对他人的关爱为出发点的,而题目中举到的生活中一些人的“我很重要”则完全是以个人的利害得失为出发点的,这些人只关心自己,只注重自己的利害得失,而从不关心别人。这种“我很重要” 是不利于个性健康成长的,也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3.相关资料
那天,被电台抓去做临时节目。一回家我就跟先生唠叨,因没有时间准备,讲得没有条理,感冒又把声音弄得沙哑,还有几个地方竟然前言不搭后语……夜里,竟辗转反测难以入睡……终于,先生发话了:好了,别折腾了。首先这个世界是容易错的,没有哪个人能把每件事处理得天衣无缝,他们电台最大的腕儿也做不到。再说了,你哪有那么重要?你以为你是谁,美国总统啊!你想,每天有那么多的档的节目和大家的手机电话一起在空中飘着,有多少人能从那么多的声音中听出你的沙哑声,又有多少人是在专门盯着听你有几个地方前言不搭后语,除了你自己,没有人…… 我用被子蒙了头偷笑起来,并想起了一件有趣的往事——
那时候,父亲在一个镇上当领导,母亲在那个镇上教小学。为迎接一个参观团,父亲出面接待,母亲带着她的学生夹道欢迎。参观团到了,父亲西服革履,满面笑容走到最前面……可人群里的母亲突然发现,父亲腰带不知为什么没有弄好,在衣服里支楞着,像别了一把盒子枪,无论母亲怎样做手势,递眼神,父亲都没有反应,直窘得母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一回家,就冲父亲嚷嚷了:“你怎么那么不仔细啊,真跟你丢不起这个人!”父亲宽慰她说,不会有谁对我的那点儿疏忽像你那样上心。不信你可以去做个调查,看看有谁注意到我的“盒子枪”!
由此来关照我们生活中常常有的事,诸如:说了不得体的话,被什么人误会,遭遇到了什么尴尬……都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更不能揪着所有的人做解释,因为事情一旦过去,没有什么人还有那种耐心去理会曾经的一句闲话,一个小疏忽……如果我们常这样问问自己:别人一次失误和尴尬,真的会总在你心头挥之不去,让你时时惦念?你对别人的衣食住行的关心,是不是超过了你自己的衣食住行?或者干脆说透彻些——你真有自己认为的那么重要吗?
最终,你会明白,你的不堪与烦恼,往往不过是杯弓蛇影的自恋和自虐而已。
那天上班,社里的美编问我:×××是谁啊?我惊诧:你连她都不知道?她是红极一时的女作家!美编笑:不得了,我大概把她给得罪了。昨天,她给我打电话,自报家门说:我是×××。我说:我好像不认识你啊!
不知为何,心下顿生快感,说实话,在媒体工作,见惯了明星们的架子十足,心里早不是滋味:凭什么我就一定得知道你是谁?你对我来说有那么重要吗?
反观演艺界的明星们,大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自知的,自行隐退;不自知的,直挣扎到被甩出局。结果通常是,不管你是自行隐退还是被甩出局,不管你曾经是如何大红大紫,大多时候都是人走茶凉,有谁会莫失莫忘?
如果你正在为某处遭受了白眼,受了冷落,被人忽视而怒气冲冲,不妨在心里重复一下这样的口号:连×××都会被忘记,何况我!你最崇拜谁,就把×××换成谁!(李炳青)
——摘自《读者》2004年第10期
3.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1.课文解读
⑴作者简介
王海桐,1983年9月26日生,2001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是当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以713分考取了北京大学金融系。高中时期最爱看的书是《金锁记》、《灌篮高手》、《蔡志忠漫画》等。
⑵基本解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