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宽容》序言教案

《宽容》序言教案

    11-14 22:56:20    浏览次数: 476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宽容》序言教案,
④漫游者历经千辛万苦和艰难险阻,已经找到通往充满光明的新生活的道路,并号召人们冲破旧思想、旧势力,开辟新天地。
⑤由于人们的无知,他们奉无知老人为神明,奉祖宗律法为神圣不可亵渎,在守旧老人的欺骗和蒙蔽下,他们一时也认为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所以在新思想、新天地面前发出“恐怖的吼叫”。
⑥人们由于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而“恐惧”,但一场特大的干旱使半数以上的人死亡,活着的人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山的那一边,而律法却说“不行”,因此人们彻底失望,为了死里逃生,人们终于产生了反叛的勇气。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出现在第一部分开头和结尾,之后在第八部分结尾作者又写道“人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请问:“宁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第一部分中提到的幸福和第八部分结尾提到的幸福是不是一种幸福?
(2)无知山谷里的村民既然过着“幸福”的生活,“大家都和睦相处”,为什么“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呢?
(3)“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人们杀死了这个漫游者。”作者为什么要写人们杀死了漫游者,而不写守旧老人呢?
(4)“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人们想说什么?作者为什么不让他们说出来?
(5)文章最后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不过将来”后面为什么要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
答案:(参考)(1)“宁静”本是指环境、心情安静,在这时里是指无知山谷里村民们的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状态。前后的“幸福”不是一种幸福,前面的是指村民们安于“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的生活现状。这种现状对于愚昧落后的村民来说是幸福的,但不是真正的幸福。后面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那是用先驱者的生命换来的,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让人感到真正满足的一种生活。
(2)宁静、幸福是表面的。人们一方面怀疑祖先的智慧,另一方面又怕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和惩罚,所以恐惧。
(3)突出人们在守旧势力的统治下的愚昧,又通过这种愚昧来反衬守旧势力的强大,同时加深了悲剧的效果。
(4)想说“不会杀死他了”。悲剧已经发生,说后悔的话又有什么用呢?重要的不是后悔、内疚,而是将来不要再后悔、内疚,这句话有揭示中心的作用。即告诉人们:只要不盲从、不打击,对于先驱者的新知识,要解放思想,虚心学习,即使一时不能接受,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就永远不会后悔、内疚。
(5)这样的事将来不再发生,仅仅是希望,实际上还是要发生的,能减少一些就算很好了。这是因为,顽固的守旧势力总是镇压创新者的;有些善良的人们由于传统的束缚,认识的局限,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创新者,所以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以表示自己的心愿。
五、借鉴吸收,发散思维
1.学了本篇课文,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
(提示:组织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
明确:思想内容方面(出示胶片)
①贫穷、落后、反动的根源在于无知、愚昧、闭塞,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
②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是不可阻拦的,真理是一定要发展的,但真理的发展也是曲折的。要使真理发展畅通无阻,就要保证思想自由,就要采用宽容的政策,为真理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③探索者、先驱者的精神是可敬的,因此在学习上要有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
写作方面
①整篇序言中作者没有一处提到一次“宽容”,但处处在写“宽容”,在揭示“宽容”的精髓。这种用生动形象的讲故事形式揭示深刻道理的写法,显示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力以及在构思上的别具匠心和在表现手法上的大胆创新,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②追求创新,应不拘一格。
③散文诗般的语言精悍优美,很有哲理意味。
2.本文讲述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在熟知和理解课文之后,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明确:创新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创新需要勇气和自信。宽容是一种美德。

板书设计
1投影

(2黑板上)



个人观点,不一定对的,我按你的教案的顺序说:
1。导入不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就是表达先驱者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的。
2。作家介绍部分:我个人不赞同以作者的名气压人,他的另外的作品我们可以不知道,我们要研究的只是他的这一篇而已。你可以在授课最后推荐学生阅读他的另外作品。
3。请同学们在比较之后说一说本序言的特点。学生还没理解课文就作比较,是不是早些?
4。你在做人物形象分析时,惯用的提问格式就是:*是怎样的人?形象意义何在?我觉得问题出得太大太难,学生可能一下子说不出来,结果就变成你给标准答案了。
5。最重要的啊:我觉得“思考下列句子的含义”和“人物形象分析”反了——没读懂课文,怎么分析人物形象啊?——其实,云裳,边城他们一直在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很不错,你可以参照他们的做法(课例里有不少他们的课堂实录的),先让学生讲不懂的问题提出,然后再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再总结人物形象,应该就是水到渠成了。
我不教高中,以上个人观点,希望能对 枫清荷露老师有所帮助。
请教高中的老师说说吧。

 今天上了公开课,效果还好.我对这篇教案进行了大手术,教案内容太多了,根本上不了.导语我用了明代大学者李贽自杀例子,引出了课题.下面说了文体,用音乐伴奏演了课本剧(用小提琴,汗),共用了20分钟.看胶片(几个图,一段一个图)让学生看图分段,接着让学生提问题,然后我转换角色,用记者采访的方法进来提问(假装自己是王小丫,让学生为宽容村的村民,呵呵,效果蛮好),最后留7分钟总结人物形象,布置作业.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