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由于对儿女的牵挂,使她对天气有着独特的感受,而一般人没有那一份牵挂,则有着另外的认识。如此一来,这材料就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了。
——把它展开,写成一篇有人物、有事件、有具体情节、有生动描写的记叙文,不是和高考话题天衣无缝了吗?
(2)定基调
基调是一种情绪,就是你对“这个人”“这件事”的情感态度、印象概括。
建议:
◇反复推敲,把这种“情绪”渗透到整个故事中;
◇开头第一句话亮出这种“情绪”。
[举例]
□鲁迅的《藤野先生》,开篇第一句话: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仅此一语,愤懑烦躁的心绪全出,不安于现状批判现状改造现状的锋芒自此语往下贯通全篇。
□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第一句是:
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
——欢快的情绪,欢快的语言,欢快的调子。
□余秋雨在《五城记》中是这样为“开封”开头的:
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
——开篇就让人感觉到了一种沧桑历史的厚重味。
(3)理线索
关于线索,不想多说,只提醒一句:线索,不仅是用来穿故事情节的,还要用来穿记叙要素。
说白了——线索是用来穿出文章结构的。
2.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讲故事”不是为了好玩,是为了表达一种情绪、一个思想。
干脆这么说吧——“说事”是为了“说理”;而且,它比起单纯的说理,更有生动、形象的魅力。
[启示]
“思想”(表现为文章的主旨)是故事的灵魂,它主宰着故事的详略剪裁和行文倾向。
具体怎么做?
(1)对关键部分进行具体的叙述、描写。
选取“关键部分”的标准是:
◇写人——最能突出人物的“性格”;
◇写事——最能体现“事件蕴含的道理”。
(2)用生动的形象表情达意。
用恰当的描写手段,描绘人、事、物、景的特色,使之栩栩如生,表达出生活的情韵和理趣。
(3)聚焦式议论抒情。
[举例]
鲁迅的《孔乙己》: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提示]
记叙文中表达“思想”的议论,要:
①恰到好处,抓住时机。
一般用在文中高潮或最有意义的地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要言不烦,画龙点睛。
以记叙为基础,从记叙中提炼,与记叙融为一体。
请读“佳作验招”满分作文《作家们的故事》。
3.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
请记住六个字:少叙述,多描写。
避免线条式的过程交待,切忌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记叙文需要具体的、可感的“画面”。
[举例]
□一提《包身工》,包身工们起床的“画面”一下就清晰地闪现在我们眼前: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被骂做“猪猡”的人。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女性所有的那种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人们中间,似乎已经很迟钝了。她们会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一提阿累的《一面》,不事雕琢却感动人心的鲁迅形象便在我们眼前“站”起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摸一寸长,显然好久没有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佳作验招】
[上榜佳作]
习
我外婆几个月前刚去世,该快是“亲戚
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时候了。然而每当
我坐在书房里,想起身旁杏黄色的小木箱里
的整整齐齐的从小到大的十二双布鞋时,心
里仍不免一阵苦楚,眼前也禁不住浮现外婆
带着老花镜坐在灯下一针一针地纳鞋底习惯
的剪影。
我外婆曾经逢人便夸:“我外孙真乖,
他最喜爱穿我亲手做的鞋子,每次都穿。”
而我则是常在心中窃笑:“谁稀罕那玩意儿,
土不拉几的,一只倒有一斤重。”然而我却
总是循着外婆的目光满
越发高兴,原来两年一双便成一年两双。她
住在乡下,人老乘车不便,每次都从邮局寄
来,而且每次都托人在包袱里捎几句话:
“外婆老了,没有钱给买皮鞋,这鞋你就凑
合着穿吧。”每次当我拿起那沉厚的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