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八年级语文下册简案(1-15课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案(1-15课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510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八年级语文下册简案(1-15课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4、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2、体会本文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3、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  复述法  品读法  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在困境中求学不辍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四、复述课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
3、教师根据学生复述,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师板书(边讲述边板书)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勤   幼时——借书——室内抄书——嗜学                 苦

且                                                    中

艰   加冠——求教——百里叩问——益墓圣贤之道         作

若    
                                                
此  当余之从师也——求学——负籍远游——中有足乐者   乐
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尝试背诵课文。
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品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审美鉴赏。
1、围绕“用审美的眼光看,你觉得这篇文章美吗?美在哪里?”的话题展开讨论。
2、赏析本文的说理美、手法美、语言美。
三、深层研讨,课堂小结。
    讨论“作者求学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或“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四、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同上)

25 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重点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 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  情景交融法  古诗四步教学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师生共同欣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导入新课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3、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教师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
5、悟诗,体会诗情。
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学生深切体味诗人的情感,美读诗歌。
7、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
教师提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句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诗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8、学生齐背诗歌。
三、师生共同赏析《赤壁》
1、导入新课
2、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提醒字音。
3、学生自由朗读,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思考题:(1)请用自己的话概述诗意。
(2)是个开头为什么从一片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5、学生齐读诗歌。
四、学生自读《过零丁洋》
1、导入新课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思考题:(1)这首七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大事?
(2)颔联的上下句有何联系?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颈联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5、学生齐读诗歌。
五、学生齐读三首诗,并尝试背诵。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三首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师生共同欣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导入新课
2、教师播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歌曲。
3、指导朗读
4、整体把握诗意。
(1)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问题:①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②诗人笔下的月亮是何种形象?诗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5、品诗
(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意境。
(2)名句赏析
学生畅谈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三、指导学生自读《山坡羊·潼关怀古》
1、作者及背景介绍
2、整体感知诗意,体会诗人的怀古之情。 
(1)学生自读散曲,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意。
(3)悟诗
提问:这首散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品诗。用审美的眼光鉴赏诗歌,选取一个角度作简单评析。
(5)学生背诵这首散曲。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山坡羊·潼关怀古》。
板书设计
                  坎坷遭遇——渲染——辛酸
                  归来感慨——用典——悲痛
《酬乐天扬州                                 事、情、景、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