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
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湖北公安一中 邱刚
一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处在“少、慢、差、费”的状态,教学效益不高,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正如煤的形成,当时使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只是形成一小块。”究其原因是复杂的,重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语文教师对语文本身缺少深层理解与深刻领悟,把语文课程界定过窄,抱着教本过日子。加上考试的需要,在语文教学方法采用实用的功利手段——机械操练,认知强化——这样用教数理化的方法来教语文,使本来有灵性、有情感的、有生命的语文被异化为认知学科。殊不知语文从来就是人文的、审美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结构——生活的语文,生命的语文,情感的语文,情境的语文,灵性的语文,文化的语文。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要从当下的技术主义的枷琐下解放出来,语文的课程必须走向生活与文化。语文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把语文教学引向生活的大舞台,讲究教学的情趣与艺术,让学生体验情境课堂,这样才能真正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笔者在此提出“设计教学”这一概念,是针对以往的“教学设计”(主要指教案设计)而言。教学设计往往是单一的、封闭的,是就单篇文章而言而缺少系统观念的;往往是静态的、静止的、平面的,是缺少动态生成观念的;教学设计症结是没有课程研发和情境驱动观念!而设计教学就是要精心地设计教学的一切程序,包括整合资源,开发课程,研究学生(学情),创生情境,尊重体验,教学预设等诸多因素。简言之,她是语文教学的完整系统,其核心是语文课堂课程的研发和学习的情境化。设计教学看重学习过程的整个系统,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场,追求的是“格式塔质的完型结构”效应。
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设计教学时,首先要完整的、正确的理解语文新课程理念实质。“学生要活动充分,课堂积累要丰富——这是对课标精神最简洁的表述。”(余映潮《第二届“四方杯”全国优秀中学语文教师选拔大赛观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4)认真思量,“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不正是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体现和目标要求。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以此为纲,在客观上要创生出适合学生实际的、生动的、充满生命气息的语文课程;在主观上要创设情境,互动平台,吸引学生参与体验。唯其如此,方能让语文课堂对学生产生磁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能量,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正如审美一样,有审美的客体还要有审美的主体,只有二者建立起异质同构的关系时,才能让审美过程和谐。
二
设计教学的首要是教师要进行课程的研发,建构完美的、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语文课程。教师要想法让语文课程走向学生的生活,走向学生的生命,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要让语文课程成为一种大气华贵的文化!平心而论,现在的语文教材——课本(狭义的语文课程)有很大的局限——不成体系,相对陈旧,与学生隔膜。2004年浙江省教研室专门组织学生调查“新教材”使用情况,结果,很多文章学生都不感兴趣。为此调查组专门在《语文学习》上发文《新教材,爱你有几分》。既然如此,这就为我们语文教学自主进行课程开发提供了依据。
所以教师要善于整合资源,研发、创生语文课程,这是设计教学的第一步。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语文教材作选择性的取舍、补充,特别要删掉学生和教师读来生厌的文章,要增加进教师与学生都十分喜欢的好文章,让语文课程充满语文味。把师生都喜欢的语文利用到极致,这不正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益的一个好思路!二十世纪上半叶德国的日常语言学派就曾经把哲学的问题转化为语言的问题,一是用语言能说清楚的问题,一是用语言说不清楚的问题。他们指出能说清楚的问题就尽力地去说清楚;说不清楚的问题说了也没用。这个思想不也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借鉴吗?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教师即是课程。建构完美的语文课程责任在教师,教师要善于学习,要向余漪老师要求的那样“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怎样建构完美的语文课程呢?
一、建构完美课程首先要整合教材资源,不要将一本教材从一而终,按部就班。1、我们可以进行序列调整,如笔者在执教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第二单元的古典诗词时,就对其中的篇目进行了集中和重组,如咏史怀古诗有《蜀相》《石头城》《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过华清宫》《桂枝香•金陵怀古》等。写相思爱情的有《锦瑟》《雨霖铃》《鹊桥仙》《一剪梅》等。通过这些并联组合,让学生品读、归纳各类诗歌的思想感情构成与常用表现手法。这样一来,不就是举一隅而以三反吗?知识的系统化是内化成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理解了内容,掌握了方法,形成了能力,这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效率。
2、整合教材我们还可以进行课程牵引比照。如讲授隐逸诗歌时,我们不妨将陶潜、王维与孟浩然进行比较。笔者在讲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就有意让学生联读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让学生自己体验王诗的“清而淡”的格调,孟诗的“清而近”的格调。在讲授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就有意比较王维,结果学生认识到王维做官是他努力挤进去的,归隐山林是无奈的选择。陶潜做官是迫于生计,归隐是他的主动行为,多么深刻。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探究体验,获取丰富的知识信息,这是非常实惠的有效教学。
3、研发课程教师还可以对教材空白处作完形处理。笔者在执教《荷塘月色》,让学生探究“朱先生为什么要神往江南,提到《采莲赋》与《西洲曲》呢?”问题时,就联读了刘士林先生的《〈西洲曲〉与我的江南情结》,让学生明白“江南”在中国的文学里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审美的概念,它已成长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故园。在执教《蜀道难》时,我特意穿插了古人写“高危”的名句,如李世民《帝京篇》“人道恶高危”,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等,让学生认识到“高危”在诗中也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还是一个政治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主旨。这样就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二、建构完美的课程还要善于整合学生资源。这里的学生是广义的,指教师教过的一切学生。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让班上的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对话交流。但是,我们还应该利用以往的学生智慧,把这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储蓄下来。笔者在进行作文教学,作文评讲时,就经常把以前学生的优秀文章,拿出来示范。又如笔者在教授《我与地坛》时,探究——文章的两个部分是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说母亲是一座带着体温的地坛。多么的深刻的感悟!学生的这些灵光隽语都应成为教师的课程资源储备。教师在课堂上把语文课教得生动而又深刻,把学生的思维、课堂的结构向纵深推动进,这不就是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发展等级。
三、教师还要善于整合信息资源——这是创生课程的必需。教师要广泛地阅读,广采博纳,有很强的资料积累意识,要占有信息资料,分门别类地做资料整理归纳。“书到用时方恨少”“转益多师是吾师”。如余映潮老师为教《荷花淀》竟然阅读了70多篇相关的教案资料,千里风光尽收眼底,最佳设计藏于胸中。教师只有多方倾听,多向对话,才能让自己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才能富有教学的智慧,才能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
建构完美的课程,教师要善于从宏观上驾驭课程,构建自己的阅读教学序列,写作教学系列,进而细化好每一节课的内容,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点。
三
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益关键在于提高受体——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体验的激情,拓展学生接受的最大空间。学生的接受量是课堂效率一个直接的评判。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还要创设优美的课堂意境,创造诗意的情趣氛围——这是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的必需,这种情境驱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一节语文课学生只有在和谐诗化的氛围中才能产生身心的愉悦和学习的冲动,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要注意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体验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在诗意的氛围中轻松快乐有兴味地学习。如何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氛围,笔者在此提供几种相关思路。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