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郭齐勇:冯契对金岳霖本体论思想的转进

郭齐勇:冯契对金岳霖本体论思想的转进

    11-14 22:52:30    浏览次数: 298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郭齐勇:冯契对金岳霖本体论思想的转进,

天与天道是超越的终极性存有。牟宗三认为:"天道高高在上,有超越的意义。天道贯注于人身之时,又内在于人而为人的性,这时天道又是内在的(Immanent)。因此,我们可以康德喜用的字眼,说天道一方面是超越的(Transcendent),另一方面又是内在的(Immanent与 Transcendent是相反字)。天道既超越又内在, 此时可谓兼具宗教与道德的意味,宗教重超越义,而道德重内在义。"(23)按牟宗三的理解,性体既内在又超越,内在性使自律道德的建立成为可能,超越性表明它本身又是形上实体。

中国古人认为,天地是一自然,有物性,同时也有神性。天地生万物,万物虽各具物性,但也有神性,而人类尤然。人与万物都有性,此性禀赋自天。中国古人所讲的人性,超乎物理、生理之上,与西方观念不同。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根于人性,而人性源于天,由天性发展而来。性善之性、至诚之性、尽己之性的"性",既有先天的,又有后天的。冯先生重视后天的努力,强调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是很有意义的,但对"性"与"天"的关系却比较忽略。《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此"性"是道德实践之先天的或超越的根据。仁义内在于超越的(非经验的、非心理学的)道德心,是先天固有的,非由外铄我的。在这里,"天"与"性"关涉到人的类本质和类特性,首先是宗教性和道德性。人不能没有超越的形而上的关怀。先秦儒学的贡献正是把超越(宗教祈向)与内在(道德命令)结合了起来。如果说"命"只是外在命运的话,那么"天命"常常关系到内在。一个能够驾驭生活、驾驭世间外在力量并全面发展人的内在本性的人,积累了一定的生命体验,直接面对每个人的命运或局限,则能积极地追求生命的意义与死亡的意义,敢于当担一切。在这个终极承担的意义上,就不是什么宿命论、命定论。此即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救民于水火的背景。

冯先生对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等论说的理解,固然承认孟子强调天与人、心与性、性与天道的统一,但认为孟子"着重从认识自己来认识天道,以为尽心知性便能知天,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以为人之道就在于通过理性思维来唤醒善性,恢复真诚,以达到与天合一。"(24)这样来理解孟子的心性论,理解中国传统的性与天道学说, 是有问题的,是不相应的。冯先生注意到《大学》、《中庸》、《孟子》、《荀子》中的"诚"与"致诚",体会到"德性自证首要的是真诚"(25),但"诚"本身即是一本体范畴,而它的虔敬义恰恰是宗教性的。

原始儒家继承了上古时代的宗教遗产,尽管把它化为道德仪轨,但从未消解天的神秘性和对于天、帝的信仰、敬畏,没有完全斩断至上天帝与虔诚万民的联系。孔子肯定了天的超越性、主宰性,当然同时又把天看作是自然的创化力量。孔子"知天命"、"畏天命"之说肯定了个人的宗教性要求,并把宗教与道德结合起来。天下贯于人的心性之中,不仅是人的信仰对象,不仅是一切价值的源头,而且也是人本其天性从事道德的实践工夫可以内在地上达的境地。(26)孔子称赞《诗·大雅·民》为"知道"之诗,肯定天生育了众民,是人的源泉,人所秉执的常道是趋向美好的道德,此即肯定天赋予了人以善良的天性。孟子引述了孔子此说。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不是指我具备了外在的事物、功利,而是说上天赋予我良知本心,因此道德的根据在自己,元无少欠,一切具备。思孟学派的"诚"范畴指真实无妄,是天道的运动规律,又是一种道德体验的状态,是对本心良知的最终根源──"天"的一种虔诚、敬畏之情。以这种态度对天和天道的反思与追求,才是做人之道的根本。由此出发才能扩张善端,体知本性,并进而体验天道,懂得天命。保存它,修养它,才能事奉上天。天是人性善的终极根据。对超越之天、天帝、天道、天命的敬畏、虔诚,更能生发出自省和德行。因而内在的道德律令,内在的道德自觉、自我命令或道德自由,道德的个体性或主体性,如此等等,恰恰是人面对超越之天而生发的。"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与对天的虔敬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27)冯契先生讲正统派儒家的"天人合一"导致宿命论,容或有这种情况,也不是原始儒家的初衷与本意。因此,拙意以为冯先生在对孔孟儒家的天、天道、德性、"天人合一"的解读上还有着一层隔膜。

其次,冯契对金岳霖本体论的转进的一个标志是否弃了金先生的"太极"。冯先生说,他的理想"智慧","不是如金岳霖所说的可望而不可及〔按: 应为即〕的'太极',不是一个永远达不到的目标。这个目的因它本来就是在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反复过程中展开的,是在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历史过程中展开的,它本来是一个过程。"(28)冯先生认为金先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太极",即"至真、至善、至美、至如"的境界是绝对自由,是绝对完善、至高无上的价值领域,是永远达不到的极限,批评金先生还是走向了与辩证法意谓相反的形而上学。(29)冯先生批评金先生的四至境界并不是从人的观点来建立的目标,而是超越于现实的目标。冯契先生运用相对与绝对之辩证法,认为"相对的东西之中内在的包含着超越的、绝对的东西,绝对的真善美和自由就是在相对的精神创造的过程中逐步展开的。所以人所关怀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永远达不到的,不应该把现实和终极目标割裂开来。"(30)冯先生指出,中国儒释道三教不把此岸与彼岸割裂开来,"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其特点也在于要求在此岸解决终极关怀的问题。"(31)这些理解无疑是正确的。但金先生的毛病在过于强调了"无极而太极"的客观性和"太极"的超绝性。金先生的意思是,元学不能消解,太极、道、如如、至如如之境不能消解。其实,中国儒家的"尽性",即用道德实践的工夫径路,沟通并上达超越之境,中国的道家与佛家用解脱的工夫径路,沟通并上达超越之境,但超越之境仍然是有的。无论是修养的径路还是解脱的径路,儒道禅的宇宙、神和天的境界仍旧保留着。人们可以不脱离现实界而达到超越界,现实的人可以变为超越的人,摆脱世俗的牵累,上升到超越界。儒家的圣人、贤人,道家的圣人与博大真人,佛家的佛,都是通过道德修养、精神的超脱解放,上达于天人合一之境的。"人人可以成佛","人人可以为圣人",预示人人都可以上达此境。(32)儒释道的智慧之说即在于昭示由内在而体证超越的种种可能性,并由此肯定了真善美的创造力,修养虚明照鉴的道德直觉或理性直观。在这里,并没有消解道德的形上学和解脱的形上学,亦没有消解超道德的太极如如之境和神圣的意义。"转识成智",正是解脱有执之心,超越现世的利害计较,而会悟宇宙人生的真谛,体证道德的本心或玄照的道心或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在这里,我们可知冯契先生的境界学说和文化哲学的缺憾,正在于宗教尚未进入他的视域,或者说他未能重视宗教之境。《冯契文集》第三卷《人的自由和真善美》的后半部可以视为他的文化哲学系统,其后六章分别考察了文化各领域(神话、哲学、科学、道德、艺术等),但唯独没有宗教专章,只是在神话部分简略地批评了基督教的权威主义和儒学的权威主义。与同时代的其它文化哲学(例如唐君毅的文化哲学)相比,这不能不是一大遗憾。

就理想境界来说,冯契提到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的艺术境界,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熊十力、金岳霖的本体境界,主张从广泛的意义来讲境界,把艺术、道德、哲理、宗教、事功的价值都包括在内,但没有单独讲宗教境界。本世纪不少哲学家却都保留了宗教之境。人存在于天(宗教信仰、宗教感情、终极关怀)、地(生态环境、物质世界)、人(社会存在、社会关系)、我(内心世界、自我意识与情感)之间。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境界,人境之间有一种相互呼应的关系。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人生存在不同的意义网络之内。人们的价值观念离不开他对存在的观念。方东美肯定存在的多重性,诸差别境界有: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心灵世界、艺术境界、道德境界、宗教境界;存在与人性相结合于其顶峰──至人之境,这是不可思议、玄之又玄的境界;它们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33)冯友兰把人的精神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34)唐君毅以哲学人类学来融通人性论、形上学和知识论,把人的生命存在的整个表现与"道德自我"联系在一起。他把人的生命心灵活动分为三向九境:客观境──1.万物散殊境(心灵相应于客观事物的体所形成之境),2.依类化成境(心灵相应于客观事物的相所形成之境),3.功能序运境(心灵相应于客观事物的用所形成之境);主观境──4.感觉互摄境(心灵自己反省主观的感觉活动所成之境),5.观照凌虚境((心灵自己反省主观的相的呈现所成之境),6.道德实践境(心灵自己反省主观的用的活动所成之境);超主客观之境──7.归向一神境(心灵超主客的有关体的向往所成之境),8.我法二空境(心灵超主客的有关相的向往所成之境),9.天德流行或尽性立命境(心灵超主客的有关用的向往所成之境)。最终归趣于儒家的天德流行境界。(35)以上诸家对超主客观、超道德境界的关注是值得重视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郭齐勇:冯契对金岳霖本体论思想的转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