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人教版高三必修)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人教版高三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264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人教版高三必修),
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总之,比喻是甲像乙,比拟是把甲当作乙。
(四)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五)排比、对偶及对比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只要结构大体相似即可,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严格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4、对偶强调上下句的整齐,排比强调句式的相同或相似并连续排列,而对比则强调内容的反向相关。

六、修辞格综合运用时应该知道的三种情况: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此句属于比喻、引用兼用。
2.联用——一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兼用了比喻)、后拟人联用。
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

【典型示例】

例1:
(2004年广西题)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下联:                      
  ②满园春色好        下联:                      
&



www.deyou8.com
nbsp;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                                    
【解析】
对联需运用对偶修辞,对偶修辞是需要语言锤炼工夫的,对偶修辞也是最富有传统文化特色。2004年广西的这道题出得好,湖北应该学习。
参考答案:
第一题:①例:祖国日日新 ②例:神州面貌新(每联2分。形式相同,给1分;内容相对,给1分;平仄不作要求;两联共4分。有错别字扣1分。)
第二题: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4分,形式相同,给2分;内容相对,给2分;平仄不作要求;有错别字扣1分。)
例2:
(1998年高考第33题)仿照下面两个比喻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不超过60个字)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解析】
此题是仿用与比喻修辞合考题型,首先要全面审清题目要求。①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②两个比喻句是并列关系;③比喻句的内容前后的语意必须衔接。比喻句的第一个分句,包括本体、喻词和喻体;第二个分句,是对第一分句的解释,揭示出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释喻分句。
明白了这三点,就可以为“时间”选择恰当的喻体,做出恰当的揭示了。
参考答案:1、时间好比一阵清风,它能帮助我们吹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如同一场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洗去心头的杂质。2、时间好比一池清泉,它能帮助我们洗涤心灵上的污垢;时间如同一股流水,它能协助我们冲淡心灵上痛苦的回忆。3、时间好比一剂良药,它能帮助我们减轻心灵上伤痛;时间如同一把利刃,它能协助我们切除思想上的毒瘤。
例3:
(1999年全国)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①____                ___,②____             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③_____            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解析】
这是嵌入式的仿句题,需要比照前后,研究嵌入句子的要求。①处对应的是“五十年像一条长河”、“五十年像一幅画卷”两句,②处对应的是“有急流也有缓流”、“有冷色也有暖色”两句,③处对应的是“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两句,于是①②③的句式也就清楚了。其次,除比喻外,语料两处用了排比修辞,造成了铺排气势,使表达感情充沛,仿句也必须注意其感情色彩。就近作相似联想的话,“长河”、“画卷”就可以想到“高山”、“诗歌”、“乐章”等等。
参考答案:①五十年像一首歌曲  ②有低音也有高音  ③乐曲渐趋高潮 
例4:
(2003年北京卷)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若只因为……就……,无异于……)仿写,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
一本书,若只因为是由大出版社印行的就去买它,无异于买一套由好裁缝缝制的却并不一定合身的衣服
【解析】
此题句式已定,修辞手法方面的要求明显,关键是以合适的比喻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生动而且深刻的评论。
题目给出的例句提出了一件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若只因为……就……,无异于……”的句式,用比喻或类比揭示这一事物的实质。例句有双重特点: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深刻性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思维的文学性,颇像诸子散文中妙喻世象、振聋发聩的寓言。这种仿写对语言和思维,对考生的语文素质,也就是认知积累、固有能力有着相当的要求。一方面提示我们,短期备考行为重在“规律”,以充分发挥固有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正视高考是能力考试这一现实,在长期教学行为中,把语文素质放在应有的地位。
从题目例句和答案示例可以看出,句式、修辞的仿写并不难,难在语义合理:本体描述合理、喻体描述合理、比照关系合理。这三个“合理”,就是考查考生的生活积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用语言把已有的认识表达出来的能力。
参考答案:一部电视剧,若只因为有“大腕”出场就非看不可,无异于去吃最昂贵的却并不一定对症的药。
考场实例:
①一个应聘者,若只因为毕业于名牌大学就聘用他,无异于购买一件品牌著名却不一定合用的商品。  ②一句话,若只因为是名人所说就奉为经典,无异于在峨嵋山捡块石头就当作佛骨。 
【例5】(2000年上海试题)下面文段中“知识在其中起到‘红娘’的作用”,使用了
的修辞方法,意思是           。
剖析这个小例子,不难发现,知识在其中起到“红娘”的作用。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所涉及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后面还有大段文字略了)
【解析】
此题的特点是将比喻修辞放在阅读理解的文字环境中考查,要求指出“红娘”这一暗喻的本体——媒介.
【例6】
(2001年全国高考)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词,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人教版高三必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