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人教版高三必修)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人教版高三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264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人教版高三必修),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答案: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也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湖北:
16.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
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①;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螀:寒蝉。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
答:                                                                     
答案:
(2)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2分)
全国1: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答案:
(1)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上海:
15.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长如白练飞:
答案:
(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   (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浙江: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四)、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阅读考查修辞方法:
湖北:
20.试结合文章(韩少功《土地》)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答案:(2)拟人



www.deyou8.com
(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3分)
湖南:
18.贝多芬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是因为                
                                                             (4分)
答案:贝多芬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是因为他知道别人把他视为难以接近、难以了解的怪人,厌恶别人打扰;了解到客人来访的意图后,他感到欣慰,语带幽默。(4分)
江西:
18.根据文意,解释“匆忙走路的人”的含义。(4分)
答:                                                                        
答案:(4分)
指那些不注重过程之美、只追求结果的人。(或:指“忽略了最大最长的一节,却专门守候那极小的最后的一个点”的人。)意思答对即可。
(涉及全文隐喻思路的理解)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是一篇哲理色彩较浓的散文,它探讨的是关于如何对待人生、对待时间的问题。
B.除了比喻,文中还使用了拟人、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C.作者认为,伟大的智者能保证他的“最后一点”是真美,又有意义,且超越以前一
切的。
D.匆忙走路的人古今中外都有。在焦灼中生活,实在是人类的痼疾,作者对此给予了
深刻尖锐的批判。
E.《给匆忙走路的人》中的“等待”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其寓意不尽相同。
答案:(4分)C、D
辽宁:
19.以“理想和人情”为“弼辅”的“梦”,在文中具体指哪些内容?请分条列述。(4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人教版高三必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