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人教版高三必修),
答案:(1)父亲永远拿一个笑脸给我。
(2)亲人们都活着。
(3)祖国把幸福还给人民。
每答出一个要点或相似表述,给1分;全答对给4分。
20.作者赋予了“切梦刀”怎样的含义?请根据文意加以阐释。(4分)
答案:(1)它是切除“梦”的“利刃”,是由“无情的超自然的智慧”磨成的。(2分)
(2)人有“梦”,则有痛苦,“切梦刀”就是帮助人们摆脱痛苦的一种工具。(1分)然而,现实中的人不可能有“无情的超自然的智慧”,因而“切梦刀”也就变得虚无且荒诞,“梦”的切除只能是一种无奈之中的幻想。(1分)
15.“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
欲扬先抑,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
天津:
20、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答案:人无论境遇如何,都要从容面对,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21、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4分)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其中“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一句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方法。
答案:(这是正确的判断)
(五)、在写作能力考题中,明显渗透修辞因素的考查:
辽宁:
25.作文。(60分)
题目:今年花胜去年红
(作文题的理解需要修辞素养)
江苏:
23.作文(60分)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风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的构思都得有修辞素养)
四、八种常见修辞格简介: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或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比拟:
分拟人和拟物。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其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拟物是把人当作物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写,借以传达特定的思想感情。
3、借代:
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红眼睛走来了)、具体代抽象(他一肚子墨水)、专名代泛称(千千万万个雷锋)、部分代替整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4、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对偶的种类有三种:正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反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又叫流水对(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6、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及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7、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
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作用:增强表达语气。
五、常见修辞格的辨析:
(一)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有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总之,借喻强调事物间的相似点,借代强调事物间的相关点。
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二)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或暗示)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三)比喻与比拟区别:
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是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例如:
例①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例②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
例③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例④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①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②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祥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③“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是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④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喻,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