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物种起源导言》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一必修)

《物种起源导言》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一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501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物种起源导言》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一必修),

 ●课文鉴赏说明

一、课文内容分析

全文共七段,按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了《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经过。主要说明关于物种进化的理论不是“轻率地下结论”,而是经过二十多年的考察、实验、研究,审慎地提出来的。第一句话,概述了从1831年到1836年科学考察的成果。达尔文特别指出“生物的地理分布”,“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给他以“很深刻的印象”。所谓“生物的地理分布”,是说在大体相似的气候,如南美洲、非洲和澳洲都位于南半球,具有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可是生物类型彼此差别很大;或者是说在有些地区,如非洲(或南美洲)内部各地气候条件差别很大,但那里的生物类型却彼此很相似。为什么气候相似的地区会有不同的生物类型呢?依照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看来,各类生物都有自己的发祥地,有自己的发展史。在真兽类出现以前,原始的哺乳类如鸭嘴兽、袋鼠之类遍布北半球,以后才分布到澳洲和南美洲。那时地球各大陆相连接。真兽类出现以后,生存斗争中,原始哺乳类逐渐消灭了。但由于澳洲和亚洲、南美洲与北美洲分开了,真兽类不能到达这两个地区,于是这两个地区的原始哺乳类得到发展。后来,南美洲与北美洲大陆相连接,直到现在,真兽类逐渐向南美洲扩展,排挤了原始哺乳类。但是,澳洲一直和世界其他地区分离,所以直到现在原始哺乳类仍很发达。而非洲北部有大沙漠阻碍,原始哺乳类不能移入,后来真兽类迁入非洲,所以非洲才有真兽类化石而没有原始哺乳类化石。所以达尔文说:“当考察到地球表面的生物分布时,打动我们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各地方生物的相似或不相似都不能全部用气候和其他物理的条件来解释。”

“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一语,表明了达尔文用古生物学的材料,即从地层里发掘出来的化石材料,同现存生物作比较,直接论证生物进化。古生物是古代的、现在已绝了种的生物。古生物死后,有些遗体的坚硬部分,在地层里埋藏很长时间会变成化石。地层的形成是越往下年代越早,越往上地层年代越晚。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按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把地球的历史分成太古代、元古代(距今约四十五亿年)、古生代(距今约六亿年)、中生代(距今约二亿三千万年)、新生代(距今约七千五百万年)。各类生物化石在上述地层里出现的顺序表明:越早形成的地层里,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里,生物越复杂、越高等。这就证明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不是神创的,而是从最简单的生物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的。

从“回国以后……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说明达尔文在实地科学考察之后,又进行了14年艰苦的搜集资料、整理研究工作。

第二部分(第2~3段)主要是《物种起源》的出版说明。

第2段,说明《物种起源》所以要早日发表的两个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物种起源》作为进化论的绪论部分的研究工作“将近结束”;进化论的全部研究计划的完成需要更多岁月,并且由于体弱多病,所以要早日出版。从客观方面来说,华莱斯写了关于生物进化的论文,促使达尔文早日发表自己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第3段,说明《物种起源》并不是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的全部内容,而是内容摘要。内容不完备,论点依据的事实和参考资料不能详尽刊出。因此,错误之处是不可避免的。

“我极其盼望……不能办到的”几句话的意思是:“我所提出的任何一个论点都是有事实根据的,而人们往往会提出一些与我的论点完全相反的结论。本来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观点所依据的事实和证据,拿来详细比较、分析,然后才能得出完善的结果。但是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是不能办到的。因此,我希望将来有机会能把我的理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文献刊印出来。”

第三部分(第4~7段)主要内容是,批判神创论,同时阐明他的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第4段的意思有以下两点。1.根据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胚胎关系、地理分布、古生物学的证据等事实,可以作出“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的结论。

“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各种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各种生物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即血缘关系。生物学里把生物分成门,门下分纲,纲下分目,目下分科,科下分属,属下分种(即物种)。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有亲缘关系,但同一属的不同物种(如老虎和猫)的亲缘关系,比同一目的不同科(如犬科)更密切。

“生物的胚胎关系”──属于同一基本类型的动物,不管成体形态构造彼此差别多么大,如鱼、蛙、龟、鸡、猪、人,可是它们的早期胚胎很相似。这表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2.地球上的生物是有共同祖先的,不同的物种是进化的,但它们是怎样经历变异而来的呢?换言之,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般博物学家认为环境如气候、食物等等是惟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达尔文认为,这种说法,在某一狭隘意义上来说,可算是正确的,但是,把生物进化、变异“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达尔文用啄木鸟、槲寄生的事例来说明,引起生物进化变异,“条件”是重要的,“若和有机体本性比较,仅属于次要地位”。

第5段的意思是,为了解决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达尔文采用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方法,即科学实验的方法。达尔文认为这是他能够了解家养动物变异原因的最良好、最可靠的方法。

第6段说明生物之所以进化,一是由于生物“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二是由于人工选择,这是更为重要的,因为人工选择“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培养出新种来。

第7段主要意思有以下三点。1.生物学方面还有些问题,如对我们周围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对某种生物分布广而繁殖多,它的邻种却分布狭小而稀少等等,了解得很不够,知道得很少,需要继续研究,但是,根据现在生物学的“精细的研究和冷静的判断,可以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即神创论是错误的。达尔文宣布:为近代许多博物学家和自己以前信奉过的“创造论”在事实上是决不能成立的。2.达尔文申明“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他认为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遗传下来的直系后代,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同种的后代。3.指出自然选择是引起物种变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二、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作者讲究选词,讲究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谨严的意思。

1.“1844年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

“又”,说明作者没有满足已有的成绩,继续搜集资料。“当时”与“现在”相对而言,用“当时”,强调了两层意思:一是当时达到的认识水平,二是现在认识又有所发展。

2.“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窜入”用得准确而又生动,它说明了在这项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错误的出现很难避免。

3.“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这个双重否定句用得很有表现力。第一,它加强了语气,肯定了物种变异这一认识;第二,它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不是不变”是对“不变”论的有力批驳。

下面再剖析几个长句。

1.“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1)表达了写作前三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即搜集,整理,研究。

(2)强调了搜集过程中的关键,即“耐心”而全面(“各种”)。

(3)说明了估计的谨慎,用“也许”“一些”,正体现了这种心理过程。

2.“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

(1)既说“事实”──一般的感性材料,又说“证据”──材料中足以反映事物本质的例子,足见周密。

(2)既说“叙述”──能使人了解得比较全面、具体,但还不能表现本质,又说“比较”──能使人鉴别感性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以掌握事物的本质,足见谨严。

3.“我经常获得动物因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1)说“还不够完备”,但可以“提供线索”,而且是“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充分说明是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研究成果,足见谨严。

(2)因为“还不够完备”,所以只说“提供线索”,而不说提供带规律性的结论之类,足见周密。

●解题指导

一、本题旨在训练辨析文章主要内容和一般内容的能力,训练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内容上,筛选出重要信息的能力。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