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

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

    03-19 01:33:44    浏览次数: 655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

这首词写于“夜行黄沙道中”,一路上月色虽明,但优美的景色主要凭听觉和嗅觉感知:惊起的鹊叫、半夜的蝉鸣和蛙声、稻花的香气以及谈论丰年的人语,都能得夜行神理。结尾路转溪桥,忽然出现熟悉的茅店,轻快活泼而有不尽之意。其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将口语中常说的数字用来写半夜雨前景致。疏朗明快,化俗为雅。文言与口语的自由驱遣,既使辛词保持着新鲜活泼的气息,又提高了词的格调。

谒 金 门 宋·赵师侠

耽冈迓陆尉

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蔼蔼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 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

(注:耽冈:地在吉安城南,下临赣江。蔼蔼:霭霭,云雾密集之貌。野航:停泊于荒野的舟船)

【析】作者赵师侠,是南宋孝宗时期的一位词人。人称其“模写风景,体状物态,俱极精巧”,又称他的词“能作浅淡语”。从这首词看,他的写景本领确是高超的,而尤妙的是他能在“淡语”之中,寓有深情。

全词写得极清淡,而清淡之下却藏着浓挚的离愁别情。起首从山冈上的沙路写起,已伏有“怀旧”的心理。以下四句拓开写景,清新可喜,淡雅如画。放眼而望,但见疏烟密雾,笼罩远树,却看不到友人的来影;而沙外水边,只有一二小舟,落寞地横卧在冷寂的水面之上。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盼友不至的寂寞心情。“竹里”二句,则另换了两个“镜头”。前句写时令已至早春,梅花吐蕾,风物可喜;后句言河中的鸥鹭,在春光下闪耀着令人眼目为之一亮的白色,亦令人感到“春江水暖”。但是这两个“镜头”所引起的心理快感只是暂时和一瞬而过的,因为自然界既永是这般冬去春来,节序转换,而人生呢,却又在这悄悄的“量变”中流驰过去了一截。因此前已怀藏的“怀旧”心理,便和现今由春日所引起的淡淡的人生枨触,一时交集为一种复杂难言的愁绪。“家在清江”二句,便轻轻一转,折到本词的主题——离愁上去。原来,作者家居清江,因而面对赣江之水,便触发了思乡的满怀离愁,引出了“水流愁不去”的浩叹。行文至处,前文“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中所含之愁闷心绪,由竹里疏梅,水边鸥鹭所“对照”而生的人生寂寥感,都一齐交集成为“一江春水向东流”式的“感情形象”而凸现在读者眼前。“记得旧时行处”与“水流愁不去”,终于前后呼应地点明了词中那幅看似清淡雅丽的“山水画”后所怀藏的浓挚愁情。

暗 香 疏影 宋·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衰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

【析】梅花姿质幽雅,清香可人,不畏残冬的风雪,俏然一枝,把春色带给人间。在我们传统的审美意识中,梅花之美,不仅在于它的形貌,更在于它的精神,它一直被看作高洁人品的象征。所以,梅花一向是我国诗人、画家所乐于歌咏、描绘的题材,而在我国古代的诗歌中,写梅花的作品更是多得不遑统计。那么,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又该是哪些篇章?南宋词人张炎说:咏梅的诗,只有宋初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姜夔爱梅至深,所作咏梅词共有十七首,尤以《暗香》、《疏影》最为精绝,历来被视为姜词的代表作品。

《暗香》:上片从回顾旧时爱梅韵事说起,月色笛声、花光人影,融成一片清冷幽雅的意境。冒寒摘花,尤见情致高绝。接着笔峰陡转,用齐梁诗人何逊在扬州咏早梅的故事,折入今日风情才思减退的迟暮状况,而于衰飒之中,又埋怨竹林外疏落的梅花将冷香送到席上,足见仍不能忘情。“旧时”、“而今”的比较,全从梅花在少时老来都引人幽思着眼,落到眼前赋咏正题,不着一字形容,而昔日月下清寒之梅香,今日竹外疏花之暗香,均已浮动笔底。下片寄梅的遐想用陆凯《寄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关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香。”写路遥雪积,寄情无由之悲,曲折地传达出见到梅花时旧情耿耿难忘的心事。“翠尊”“红萼”扣住宴席上见梅的实景,又转回记忆中昔日西湖梅树之盛,感今日片片吹尽之衰。“千树压”二句不用一字敷色涂彩,便写出千树繁花压枝的盛况。下片化用折梅寄人的典故与上片回忆旧时韵事呼应,又处处暗合雪后和湖上之梅的眼前之景,使梅之清香全在今昔盛衰之感,缠绵怀旧之情中托出,境界极其高雅优美。

《疏影》着重咏梅影:全篇多用美人典故。上片先用《龙城录》所记翠鸟双栖于罗浮山大梅花树上的故事,写翠禽并宿梅枝的情状,由梅之姿形想见其影,犹如一幅水墨折枝花鸟图。接着用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诗意,以美人翠袖单薄、伶俜可怜的凄清神态隐喻梅影之孤清。又用杜甫《咏怀古迹》中的咏昭君诗“环佩空归月夜魂”之意,赋予梅花以美人之魂,则月下疏影之清怨幽独自可想见。上片所用两个美人的典故虽与梅花并无联系,但全从美人与梅花在神韵姿态上的相似之处设想,故能离其形而得其意。下片仍用两个宫廷中与梅花有关的美人典故。“飞近蛾绿”用宋武帝寿阳公主睡时有梅花落在额间,宫廷仿作梅花妆的故事。“安排金屋”,借金屋藏娇之典表示惜花之意。然后写花开始随波飘零,只能在一曲落梅笛声中倾诉哀怨。以上三节皆扣住花落与惜花委婉地阐发梅影渐疏之意。结句点明正题:梅花落尽,惟有疏枝倩影映在窗上,正好入画。

淡 黄 柳 宋·姜夔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析】这也是白石的自度曲。词题说:“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开头三句写晓角在空城中回荡,马上人着单衣犹感轻寒,将“巷陌凄凉”连同心头凄凉感一并写出。“鹅黄嫩绿”形容新柳之色,扣住词调名“淡黄柳”之意,用色极为鲜嫩,又从异乡找到“江南旧识”的亲切感,客中情怀可见。寂寞中迎来寒食,却怕梨花谢后春色很快变成秋色。这句用李贺“梨花落尽成秋苑”(《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只改一字。原诗跳过暮春盛夏直接到秋天,是为了强调光阴的迅速,姜夔用其意而改成“秋色”,使人想到秋色的金黄,使与上片色彩协调,同时也使下一句“问春何在”有了着落,结尾空余一池无情的碧水,更觉惆怅。这词在轻寒的早春淡淡地点染嫩柳梨花的色泽,韵致十分雅淡。

全词从听角看柳写起,渐入虚拟的情景,从今朝到明朝,从眼中之春到心中之秋,用淡笔渲染“空”、“寒”、“岑寂”等等感受,其惆怅情怀似不涉具体实事,然而,前人曾道“自古逢愁悲寂寥”,作者却写出江淮之间春亦寂寥,并暗示这与江南似相同而又相异,又深忧如此春天恐亦难久。这就使读者感到词情决非“客怀”二字可以概尽。白石的伤春,实反映出同时代人一种相当普遍的忧惧。故张炎把此词与《扬州慢》等并提,云:“不惟清空,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而在体现“清空”这一点上,它较《扬州慢》等词更为突出。

点绛唇 宋·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析】不读《点绛唇》“燕雁无心”一词,不足以知白石词堂庑之大、气象之大。此一尺幅短章之意境,包容了自然、人生、历史与时代,亦体现出词人之整个心灵。此词之意境,呈为一宇宙。南宋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之冬,白石往返于湖州苏州之间,经过吴松(今江苏吴江县)时,乃巧作此词。为何过吴松而作此词?此中自有一番缘故也。白石平生最心仪于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即天随子),龟蒙生前隐居之地,正是吴松。词序“吴松作”三字,寓意至深。

上片写太湖上燕雁的无所容心,随云飞去,正是写诗人的随处飘泊,自然超脱。而山峰本来无知,却反说它们感到清苦,商量着要在黄昏时下点雨,这就将人看天色阴阴欲雨的清苦之感移给山峰。“商略”二字十分生动。下片写自己想和“天随亏”同住,字面上又与“随云去”关合,写出浪迹江湖,随云片去住之意。结尾将天涯飘泊的愁情化入怀古之意,气象阔大,悲壮苍凉。此词移情于景,无穷哀感,都在虚处,故前人评价甚高。

浪 淘 沙 云藏鹅湖山 宋·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析】章谦亨于绍定(1228-1233)初年任铅山(今属江西)令,鹅湖山即在县境,这阕词大约写于其时。

这首词魅力的根本所在,是对“云藏鹅湖山”这一美景的描绘。只是作者的手法是十分巧妙的,全篇没有正面描写鹅湖山之秀美,但经过仔细品味,你不仅能够看到山美,而且还能看到云美。首先,作者在“犹怯春寒”的时候,冒着清晨的凉气去“台上凭栏干”,自然是由于此时的鹅湖山最美。这里作者没有直说山美,但他的兴趣与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暗示,它引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