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

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

    03-19 01:33:44    浏览次数: 655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古代诗歌(部分江西籍作家作品)鉴赏提示,

题西太宫壁二首(其一)

宋·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析】西太一宫,在汴京西南八角镇。王安石于景佑三年十六岁时曾随父在此一游,后在变法之前重游此地,触景生还必须,感慨很深,此诗正是他真情实感的流露。

前两句写夏日的景色,“绿”而“暗”,极写柳叶之密,柳色之浓。“柳叶”与“绿暗”之间加入“鸣蜩”,见得那些“知了”隐于浓绿之中,不见其形,只闻其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浑然一体,有声有色。“红”而曰“酣”,把“荷花”拟人化,“荷花”与“红酣”之间加入“落日”,不仅点出时间,而且显得荷花红颜似醉。色彩绚丽,境界甚美。第三句补写了回忆中的江南春水。三、四句有回环往复之妙。眼下是夏季,但眼前的陂水却像江南春水那样明净,含蓄地表现了抚今追昔,思慕亲人的情感。全诗景物互相映衬对照,景物动人,别有一番滋味。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析】客舟、孤帆、江水、月色、小店无灯,枯树倾侧,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凄迷寂寞的境界:“无灯”说明了小店主人的孤贫。见证过此勃勃生机的枯枫也快要死去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不由不使人发出岁月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第四句笔锋一转,正面写出诗人的感想。既为曾经之地、相识之物,那么,为什么不能找到我去年停泊时系船之痕?“应有”二字,十分武断,看似无理,实则表达了诗人在孤寂愁苦中力求开拓的一种心情。同时,又告诉了读者:大江日夜奔流,过去的一切早被冲刷得干干净净。所云“应有”,其实正是“必无”。因为从反面落笔,诗中的感慨才更深一层,回味才更为隽永。

江 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析】此诗表达了萧散恬淡的心绪。诗写泛舟江上所见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映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像,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诗人摄取了各种远景构成他的画面。首句令人想见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次句则将黄昏时的云雾写活了。“低徊”本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生,静中有动。诗人在这两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景物的描写,低徊容与,悠然静穆,所以幽远淡雅便成了这幅画的基调。三、四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写出了江行的特殊感受,不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蕴深邃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启人遐思,耐人寻味。这里青山的回环曲折,帆景的时隐时现,也都构成了淡远的画面,与上面两句浑然一体,融汇无间。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析】这是王安石题在作者退居金陵时的领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屋壁上的一首诗。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仅用“无苔”一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手眼。何以见得?江南多雨地湿,极利于青苔生长,而此庭院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一水”“两山”也被转化为富有生命感情的亲切形象而被千古传诵。后两句将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小溪曲折生姿,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似乎伸手可及,描写和拟人结合起来。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韵味悠长。

午 枕

宋·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析】集中描写了午梦初醒的一瞬间的情景。首句概写。季节是在交代地点时暗示出的,“花”就是春天的具体形象。“簟欲流”暗含着“簟纹如水”的比喻,说它光滑透明,如同清澈的水,仿佛就要流动。比得很准却又出之以动态的描写,形象生动鲜明。

三、四两句在艺术表现上很值得注意。其一,突出了“鸟唤梦”“山供愁”的两种景物。语意细腻,写出了一种委婉飘忽的情态,双声叠韵,因声见情,也恰好传达出了诗人缠绵不绝的内心感触。其二,鸟唤而梦醒,梦醒而见山,见山而人愁。展示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表现力之强并不多见。

北 山

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析】诗人晚年隐居金陵筑室于钟山(紫金山)的山腰中,因自号“半山”,钟山又叫北山。这首诗就是写他住在钟山是的闲适心情。

开头两句概括了眼前的景色,然后写自己由于心情悠闲。看见树上的残花便去数,直到回家,此时的心情仍然悠闲,走走停停,也不知回家的路到底走了多长时间。

后两句用“细数落花”来摹写“坐久”,不仅形象很美,而且构思精细。用“缓寻芳草”来解释“归迟”,不仅大有理由,而且写尽闲适之情。

新 晴

宋·刘分夂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析】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表现了作者久雨初晴带来的欢悦之感和心境的宁静恬适。“偷”亦作“径”,用“偷”字,可以显示南风的诙谐,仿佛有意要和老朋友开个玩笑;用“径”字,则能突出南风的急切,不是轻敲,不是缓推,而是排闼而入。

禾 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口齿草坡头卧夕阳。

【析】这首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作者孔平仲曾多次遭受贬谪,做过地方官吏。对农村的熟悉与了解,使他能够真切而生动地描绘出农村风光,而对官场的厌倦情绪,也正好借这野朴的乡村风俗得到淘洗屿宽慰。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尽管用意深,却似乎是随意写来,不加雕琢,一切似乎全在有意无意之间随意点出。

三、四句作者写横卧坡头口齿草的老牛。这是一幅非常富有农村特色的画面:其景致的野朴,其风韵的淡远,确是传神写照。诗的主旨是通过对老牛的赞赏,抒发长期蕴积胸中的郁闷之情。自己仕途的坎坷,官场生活的劳苦,何异于老牛的耕耘之债?然而老牛的役债终有了结的时日,而自己何尝不希望尽早了却役债,像老牛那样释却重负,舒闲一下长期疲惫的心灵呢?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宋·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无斑,生出瞿塘滟预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析】这两首诗是黄庭坚七绝中的冠冕之作。它们的妙处是境界雄奇。第一首的雄奇偏于动,第二首的雄奇偏于静。都显示了诗人的胸襟高旷和文辞挺拔,于政局动荡、频历艰难困苦之余,仍旧卓然兀立,雄视千古。

第一首不正面写君山,但诗人写了他的旷达豪雄心情,也可以说已经为君山图景安排了“蓄势”。诗人之高旷如此,君山之雄浑亦必如此。及至读到第二首正面写君山,果然如此。作者并不止于当前君山,而能融合古今,把眺望时的凝思引入奇境,藉远来而登高,藉登高而望远,藉望远而怀古,藉怀古而幻念,极迁想妙得之观。

浪 花

宋·王寀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析】王寀写的“浪中之花”,是夕阳倒映在秋水中的影子。夕阳是红色的,圆圆的,悬在天边,本不像花;但倒映在水里,微波荡漾,就容易形成幻像。加上晚风吹皱一江秋水,把这个红彤彤、圆敦敦的影子摇碎了,形成层层破折,这就更像花朵的千瓣嫣红。晚风时作时息,波浪起伏高低,夕阳倒影也就时圆时缺,有时如花之摇颤,有时似花之凋零,“红”字前再着一“残”字,更是传神之至。这“夕阳影里碎残红”是全诗之警策,诗人把它安排在结处,显然意在取得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写秋江夕照,白居易有“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的名句;把水上阳光比作花,又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白居易《忆江南》)的巧譬。但王寀的《浪花》自有其不可掩的风姿。《暮江吟》描绘了江上夕阳投影,岸边露似珍珠,画面宽广,以立体感胜;王诗则集中一点,句句不离“浪花”,以层次丰富胜。白居易新月(“月似弓”)逗人遐思,王寀以渔笛作为伴奏,风调悠然有致。在《忆江南》中,白以“日出江花”写出江南火一般的青色,表现了火一样的情怀,以热烈、壮美胜;王则以“秋水浸寒空”开篇,使画面色调柔和,取境幽邃,另有楚楚动人的风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