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课文第四、五段,边读边体会词句的意思。
3、带着对五壮士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五段,提高朗读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三、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同学们,有一个故事,老师一直想讲给你们听,抗日战争期间,在八路军某部七连,每天早晨,连队都会集合举行庄严的点名仪式,连长点到“马宝玉”,没有“到” 的回应,“葛振林”还是一片肃静,“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都没有回应,只见全连战士身子挺得更直,低垂着头,全场气愤肃穆
想知道怎样回事呢?请打开语文书,翻到118页《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去文中寻求答案。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令你印象深刻或者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这些句子旁简单写一下的体会。
相信大家心中的疑问一定已经解答。这个英雄连队的五位战士曾在抗日战争中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
能谈一下你此时的感受吗?
就让我们带者这一系列的复杂的感受,读课题
(二)解题直奔中心
壮士?在你们的心目中怎样的人才能称为壮士。为什么称这五位战士为壮士?
那么这五位壮士的壮表现在哪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研讨的问题。
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五壮士
小组讨论(学习提示:抓住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
2、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完成下列练习,根据练习分段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按什么顺序写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壮烈跳崖
哪一段写接受任务
(三)品读壮举
1、你认为最能体现五壮士英勇壮烈的是哪部分?
顶峰歼敌,这一段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里?怎样英勇歼敌?
学生默读思考。
全班交流。
写得最详细,五壮士最令人感动的举动是什么?
石头砸向敌人的壮烈一幕。
枪尽弹绝情况下,面对疯狂的敌人毫不惧怕。
读“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砸去”
读,你感受到什么,哪些语句让你感动?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在壮士们的眼中这仅仅是石头吗?中国人民的仇恨是什么?
师深情叙述:中国人民怎能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在我们脑海深处,深深烙印着“卢沟桥事变“、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南京大屠杀”30多万人血流成河,大地在哭泣,世界震惊,祖国母亲在呻吟,日月变色。
这刻骨铭心的仇恨,痛彻心肺的感受,惨无人道的暴虐我们怎能忘记?
同学们,无恶不作的敌人正爬上来了,你们就是五壮士。集体朗读。
五壮士怒火心中燃烧,在枪尽弹绝的情况下,用原始武器石头,向敌人讨还血债,与敌人抗战到底。这就是壮士英勇豪迈的体现。
2、你认为最能体现五壮士英勇壮烈还有哪一部分?
英勇跳崖,在这部分中,最能体现五壮士英勇豪壮的一幕是什么?
谁来读,你感受到什么?此时五壮士跳崖的心情是怎样的?
请自由读,根据你的体会,填空: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请你们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地读读自己写的话。
(四)小结升华
谁不珍惜年轻的生命?可是为了人民,为了党,为了祖国,五壮士毫不忧郁地献出宝贵的生命。
看来这些英雄的形象壮举已深深烙印在你们心里了。
让我们一起带着崇敬的心情,读读这些壮士的名字。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记住他们为祖国为人民所做的一切。
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做一个坚强不息的中国人。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学生生成了这么一个问题:在最后关头,五壮士为什么不继续用石头砸?如果石头没了,还可以与敌人展开肉搏战,这样还可以多杀几个敌人,为什么要选择跳崖呢?
在学生看来,与敌人同归于尽才能称得上是壮士,而选择跳崖好象并不“壮”。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大家研究。因为我在以前的教学中,从来都没有学生提出过这个问题。也就是大家对英雄们的壮举从来都没有怀疑过。既然今天大家对英雄们的壮举产生了怀疑,何不让孩子们再仔细阅读课文,来说说跳崖好还是同归于尽好?
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9月24日,驻扎在龙门庄、管头、界安等据点的日寇和伪军约三千五百多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九路同时攻打狼牙山。当时隐蔽在狼牙山的我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有四万多人,情况十分危急。一团团长邱蔚接报后,决定连夜将机关和群众转移出去,只留下七连的一个班在山上坚守,拖住敌人,为这次转移赢得时间。七连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六班,六班只剩下五个人。战士们击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把敌人引上了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敌人再也没有退路了。五位战士此时才选择了跳崖。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有同学说:“此时他们已经把敌人引上了绝路,敌人是上得来下不去,战士们已经没必要和他们搏斗了。”有同学说:“跳崖,还有一丝生的希望。万一跳在水里或被什么东西挂住呢。”有同学说:“我从课文书中知道,葛振林和宋学义真的被挂在树枝上,被群众救下后,历经千辛万苦,又回到了部队。”此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是啊,五位战士,拖住了三千五百多人,打死打伤了不计其数的敌人。掩护了四万多人的转移。你能说他们的行为不雄壮吗?任务完成了,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他们毅然选择了跳崖,你能说他们的行为不雄壮吗?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