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北京还有二百五十多处四合院,其中大部分是以政界人士的府邸的身份保存下来的。另外的一些,有的成为了文化保护单位,诸如郭沫若故居,老舍故居,梅兰芳故居。。。。。。有的改成了房管所、派出所等政府基层机关,也有的成为中小学幼儿院等事业单位的所在地。而作为普通民居身份出现的四合院却越来越少,影视剧中的四合院——比如西城区白塔寺一带的小四合院被保存完好——然而也不再是民居而成为剧组道具了。可是,连道具也少得可怜,几乎所有反映北京市民题材的影视剧都要到白塔寺一带找“救兵”,故而一些四合院频频在荧屏上曝光,俨然成为“明星”了。
这样,四合院的意义被现代人大大丰富。虽然它仍保留着四四方方的院子,保留着二道门儿前面写着倒“福”的影背,保留着正北房门前的两棵柿子树,或者是枣树。。。。。。可是让深谙四合院文化的老北京看来,却怎么都觉得疏远和陌生。有些四合院,自然是少之又少的一些了,仿佛还真没忘了本——里面住着居民——像什刹海畔的柳荫街上的院子。不过有一点结论我确实难下,这些四合院里虽然住着普通老百姓,可是到底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民居呢。柳荫街上的四合院都被翻修整了容,新娘子似的呈现在众人面前了;院子里住着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四世同堂自然最完美,如若不然,至少也该祖孙三代——开开心心地包饺子、吃炸酱面;整洁的屋里,一只风筝挂在雪白的墙上,仿佛整装待发,随时准备上天似的,还有一张京剧脸谱在风筝旁边和它就伴儿,五色的油彩,连贯的线条,清晰的轮廓。。。。。。啊!这一切太有京味儿了,太文化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是真的。
的确,这一切的真实性确实值得好好考证。柳荫街上的四合院已成为胡同游的一部分,远道而来的参观者慕京味儿文化、四合院文化已久,自然要仔细瞻仰这鼎鼎大名的四方院子,以及院子里居民的生活状态——仿佛参观一座生动的博物馆,或者说,是生动的文物展览馆更贴切。岂不见里面有“活文物”吗?
我的这些老乡,也真是摸透了参观者的心态——在书本上看到了,或者是道听途说到了有关北京文化的种种美丽传说,今日特来取证了;或者说我的老乡们积极配合旅游局也未可知,反正都一个个都“秀”起“自己”的生活来了,抖落起那点儿不甚丰富和深厚的北京文化来了。这可真是为文化而文化,然而却不见半点儿为学术而学术的偏执惟美,只剩下一个字:俗!(这可不是老舍先生笔下北京市民那可爱的大俗若雅之“俗”)其行为还让我想起了一部曾一度风靡的电影——生活秀。
不在少数的人会带着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笑,向你解释道,“这是我们为保护四合院,保护已四合院为主体的京味儿文化所作的努力!”我想那毋宁说是无知的笑吧。对于四合院这一传统民居、传统建筑来说,这种“保护”手段确实在建筑物的外部形态的维护上起到了作用,然而对于与四合院与生俱来的四合院文化却是一种扭曲。对传统民居的保护要从两方面入手:外观上的保护,以及文化内涵上的保护。其实政府也注意到这一点了,否则怎会去导演那一出出的生活秀呢。但文化精神上的东西又怎么能制造呢!通过“四世同堂---饺子/炸酱面---风筝/脸谱。。。。。。”这套流水生产线,就算能制造出像模像样的四合院文化,也是“造假”!这些假货也就能蒙骗一下外来的游客,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市民来说,假像一眼就被揭穿了。只可怜我的那些作秀的老乡,中外友人一来,他们的戏就得开演。最经久不衰的一幕自然是全家“其乐融融”的包饺子——一年要报多少饺子可真难统计,我担心他们是否会对“好吃不过”的饺子产生审美疲劳。
这种伪造的生活真的美吗?我倒觉得没有普普通通,自自然然的过日子更能体现四合院要传达给我们的精神文化。四合院的精髓不再那些林林总总的京味儿白标签,而在贯穿数百年的自然亲切的生活理念。所谓的“标签”,不同的年代必是不同的,而标签体现的含义却有其永恒性和统一性。抱着标签不放而美其名曰保护传统,无异于守着尸体而高喊挽留了灵魂。传统不是用来供奉膜拜的,传统要回归现实才能永葆活力世代传承。在保护古建筑文化精神传统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没有了生气的传统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说无异于一片废墟,而有了生气,却充塞着矫揉造作的生气的传统建筑,更是丧失了其高尚本质了的,被“殖民”了的傀儡——这还不如废墟,废墟至少还“士可杀,不可辱”呢。这一点,不光是北京四合院,安徽、江浙、湘西等等的各地的古村落、乡土建筑,都该引以为戒的。
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在北京五中的教学楼阳台上向不远处望——这是个位于东四胡同里的中学,被一片灰色的北京民居包围着——或深或浅,然而却一律低矮扎实的灰瓦房紧凑而错落有致的静坐在周围,既有四合院,又有大杂院;院子里码着过冬要烧的蜂窝煤和冬储大白菜;其中一个院子里,有个大爷掀开厚重的棉门帘子从西屋走出来了,从窗沿儿底下推走了他的挺“革命”的自行车并走出院门;不一会儿,还只在这个院子,一只小白猫不知从哪儿冒出了头,身手敏捷的以蜂窝煤和大白菜为跳板,窜上了东屋的房顶,原地转了几圈,捡了块宝地一卧,眯着眼晒起了冬日午后的大太阳;大中午的,胡同里少有往来的车辆与行人,安静极了,为数不多的几只鸽子在胡同上空闲逛,我看见那只小猫动了动它的耳朵。。。。。。
没有作秀,没有导演,我站在一旁偷偷的观察,北京传统民居的本然魅力从那一片瓦,一块煤,一个掀门帘、推自行车的动作中不经意间展现出来。说句挺孩子气的话:别让美的意识到它的美,否则它将美的不自然,别让被保护的知道它在被保护,它承受不起这份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