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罗曼·罗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颂扬他作品中的崇高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对人类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对于那些受苦的心灵,约翰·克利斯朵夫永远是一道光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述了一个德国音乐家的生命经历,在主人公身上,人们辨认出贝多芬、莫扎特和瓦格纳的影子。这一部英雄的历险记,它描绘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争。
出身音乐世家,在故乡,莱茵河畔的一个小城,约翰·克利斯朵夫七八岁时在音乐会初露头角。但父亲酗酒、祖父的死加上赚钱养家造成的过度疲劳,在他身上为痛苦开了一个缝隙。中途夭亡的恐怖缠绕着他,但是胜利,那个固定的意念,在他心力交瘁、厌恶人生的状态中支撑着他!"他的现状?一个神经质的、病态的、在乐队里拉提琴和写些平庸曲子的孩子吗?--不。……在他深邃的本体和目前他面貌、思想的形式之间绝无关系。……最真实的他并非目前的他,而是明日的他……啊!但愿今天不要把他在中途阻断!但愿他不要落在今天所安排的陷阱之中!"
直到经历情人阿达可耻的恶作剧,受了重大的创伤,克利斯朵夫对自己的使命突然得到了启示,英勇的受难与战斗便是他的命运。然而,苦难只做了天才的养料,一个充满力量的强者的心灵,永远能在低潮中自拔和更新。
在混沌、矛盾、骚乱的青年成长期,克利斯朵夫顽强的意志、簇新的天才,被更为顽强的传统与民族性束缚在樊笼里。为求解脱,他要将以前和着真理一起吞下的大量谎言全部呕吐干净。克利斯朵夫天真、专横、过激,挥舞着堂·吉诃德式的长矛,抨击前辈宗师,抨击德国民族的矫饰和感伤性,在他的小城里树立敌人,和大公爵冲突,为了精神的自由丧失了一切物质上的依傍,终于亡命国外。在巴黎,他一样横冲直撞地去征讨当时社会的与艺术的谎言。至于强烈狂野的力在胸中冲撞奔突的骚乱,尚未成形的艺术天才挣扎图求生存的苦闷,又是青年期的另外一支精神巨流。
在跟巴黎扰攘的节场作战的时候,克利斯朵遇到了奥里维,他一生的朋友,法兰西民族思想的精英。奥里维心地清明,赋有感受别的心灵的直觉,从不憎恨,用着广大的同情观照世界。他指引克利斯朵夫辨认那些真正的法兰西灵魂。此时克利斯朵夫的音乐已经成为他们心中的太阳。这些人远离喧哗,洁身自好,缄默、隐忍,在宁静的态度之下,心底里藏着一朵没有燃烧起来的火焰,一直退缩到最深藏的地方。在这种情操的感染下,克利斯朵夫心中充满和平。他的偏于暴烈的巨大的力没有了目标,他暗自庆幸逃出了胸中的骚乱,成为了自己的主宰,他以为自己已抵达彼岸。
然而,克利斯朵夫突然遭遇了生命中途的大难关。奥里维在一场偶然卷进去的街头动乱中死去。这一死的打击令克利斯朵夫一下子掉进虚无里。那时所丧失的不单是所爱的人,而且是一切爱的意义。"为何我们曾经生存?"音乐创作不复成为克利斯朵夫的庇护所,艺术在人生中又占据怎样的位置呢?
此时,破坏性极强的"情欲"的狂飚、内心的疾风暴雨又抓住了他,克利斯朵夫笔直地沉下去,几乎自杀。长时间地隐遁,日复一日地创作。他得救了,他的眼睛恢复了宁静,下巴显示着隐忍。他的内心趋于清明高远,透出另一世界的曙光。
圣者克利斯朵夫渡过了河。他在逆流中,左肩上扛着一个娇弱而沉重的孩子。孩子用小手抓着巨人额上的一绺头发,嘴里老喊着:"走吧!"他便走着,伛着背,老望着黑洞洞的对岸,峭壁慢慢显出白色来了。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于是他对孩子说:
"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当你见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
(古教堂门前圣者克利斯朵夫像下之拉丁文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