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秦始皇的一生,从哇哇落地至病逝沙丘,都处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的,充满了动荡和惊险。他十三岁时就因父亲襄王去世而代立为秦王。小小年纪,就要在勾心斗角的政坛上与老谋深算的大臣们打交道,而且,当时正是战国纷争的祸乱时代。可以说,赢政是在幼稚之年受任于危难之际的。事实上,在大臣们的眼里,秦王当时是可以置之度外的。长信候嫪毐作乱就是明正。可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赢政显示了他那惊人的政治才能,同时也暴露了他那凶残毒辣的性格。也除了平定嫪毐作乱,还杀死了与案件有关的官吏二十人,“灭其宗”,“及杀爵迁蜀四千余家”。这情景不能不令人心颤胆粟。赢政一生中辉煌的功勋是统一六国。他亲政以后,从吕不韦嫪毐手中夺得权力,任用尉缭、李斯等人作谋士,重用王剪父子和蒙武父子等能征善战的将领,重新部署了对付六国的战策,开始了消灭六国的战争。从公元前二三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灭齐为止,前后十年,秦王指挥秦国的军队,从地处偏僻的西蜀之地,先是蚕食中原,后又发动大规模进攻,经过了难以数计的大小战争,正象贾谊所说的“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⑿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自然这统一中的难苦卓绝,险危曲折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从赢政从吕不韦和嫪毐手中夺权到险遭荆轲剌杀,从向弱小的韩国开刀到征服强楚,从保卫实力的抵御战到大规模的攻坚战,无一不沤尽了赢政及谋士们的心血,无一不洒满了将士们的鲜血。但是,这一系列战争,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候割据的混乱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秦朝统一的开创之功,是密切不可分的。赢政的事业,是何等壮美的事业!
项羽是大将项燕的后代。他自小就有叱咤风云之志,取代帝王之心。家里人先是送他去读书,他不肯,就去学剑,又学得不好。他叔父项梁责骂他,他答道:“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有一次,秦始皇游会稽,项羽与项梁一起看。项羽竟说:“彼可取而代也”。⒀
会稽暴动,是项羽戎马生涯的开始。他当机立断地杀死太守,又“击杀数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⒁开始显露了他勇猛过人的豪气。秦将章邯带兵围困依附于项羽的诸候赵王歇,军于巨鹿城,楚怀王孙心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项羽看到宋义违抗楚王命令,豪无救赵之意,就毫不犹豫地宣布他的罪过,斩了宋义的头颅。接着,他带领士兵,破釜沉舟,烧庐舍,呼声动天,猛攻秦军,很快就大获全捷。胜利后,项羽双带领士兵马不停蹄,长矛直指,继续向秦的统治中心咸阳捣进。不可一世,凶残暴虐的秦王朝在强劲的起义军刀枪下终于结束了其短暂的生命!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总是描写激烈矛盾斗争中,惊心动魄的场面中的项羽,凭此表现他那倔强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一往无前、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项羽最后失败了,但司马迁从不以胜败论英雄,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就是兵败而死,也死得凛然正气的英雄!
恩格斯在赞扬文艺复兴时代的英雄时就说:“他们的特征是他们几乎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活动着,站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进行斗争,一些人用舌和笔,一些人用剑,一些人则两者并用。因此就有了使他们成为完人的那种性格上的完整和坚强。”⒂这段话也适用于赞扬司马迁《史记》中的英雄人物,他们象欧洲文艺复兴时的勇士一样,大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建功立业的轰轰烈烈的精神气魄,他们大都投身到时代斗争的旋涡中去,经受着挫折、困苦,甚至流血身亡。他们都不希望自己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庸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一点印记。所以,当我们阅读《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时,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气势,使我们惊叹,让我的热血沸腾。这就是阳刚之美!这就是崇高之美!
风萧萧兮易水寒—《史记》之场景
当我们面对宽阔无边的大草原,雄壮的骏马在昂首驰骋,长嘶高鸣时;当我们面对着奔腾汹涌的黄河背诵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我们都会感到视野变阔了,精神境界高了!这就是那壮观场面给予我们崇高美的感受。司马迁的《史记》中不乏这样的具有崇高美的历史场景,它同样给我们这样美的感受。
首先是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如果说巨鹿之战通过衬托作用表现了项羽作为一员大将那果断勇敢一往无前的英雄胆略,体现了他性格的崇高美的话,那么,巨鹿之战那千军万马排山倒海般的壮景,则是从场面上显示了力量和气势的美。你看:“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通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就是时,楚兵冠诸候。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从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由是项羽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⒃这是秦末农民战争中最为激烈、最为壮观的一次战役,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项羽与他的士兵们浴血奋战,打垮了秦王朝的主力部队,扭转了战争的局势,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这是多么伟大的一场战争!怪不得茅坤说:“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⒄凌约言会说:“羽杀会稽守则一府慴伏,莫敢起;羽杀宋义,诸侯皆慴伏,莫敢枝梧;羽救巨鹿,诸侯莫敢纵兵;已破秦军,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势愈张而人愈惧。下四莫敢字而羽当时勇猛宛然可想见也。”⒅
公元前三O四年十月,韩信破赵一战,也是流传千古的战争。当时,面对着强大的赵军,韩信命令一万人开出井陉口,背着绵蔓水立阵。赵军见了,认为韩信连起码的军事常识都不懂,竟把一万人抛在这个既不能进也不能退的死地方,于是“望见而大笑”。⒆殊不知,这是韩信的绝妙计谋!天亮时,他命令士兵们举起汉旗号,擂鼓走出井陉口,赵军立即冲出壁垒,迎杀过来。“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这时的赵军完全中了韩信的计谋,走时了圈套。“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⒇这时正与楚军决战的赵军招架不止,想回兵休整,回头一看,发现自己壁垒上尽是赤色的汉军旗子,“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21)其他如武王胜纣的牧野之战;晋楚的城濮之战;孙膑破庞涓的马陵之战;田单大败燕军的“牛火之战……其场面,都表现为一种粗犷、激烈、雄壮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
代表着不同利益、不同立场的政治人物面对面、慷慨陈词、针锋相对,这种不见刀光剑影却杀机勃勃,险象横生的场景,在《史记》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请看那令人扬眉吐气、拍手称快的秦赵绳池之会。当时,赵王慑于秦王的yin威,对秦王俯首听命,秦王令他鼓瑟,他听从了。于是秦国御史记上“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对这一有损国家威严、有辱自己人格的事,赵王不敢吭声。唯有英勇机智而又无私无畏、对国家忠心耿耿的蔺如凛然正气地对秦王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瓦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想不到一个下人竟会如此目中无他,大怒,坚决不答应。“于是相如前进瓦,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瓦。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瓦。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瓦。’秦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竞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22)这是多么紧张、危险的场面!这场面,造就的是一个多么威武壮烈、英勇无畏的爱国者形象!怪不得明代凌稚隆会说:“相如渑池之会,如请秦王击瓦,如召赵御史记,如请咸阳为寿,一一与之相匹,无纤毫挫于秦,一时勇敢之气,真足以虎秦人之魄者。”(23)直至今天还家喻户晓的“鸿门宴”故事,也是司马迁笔下以场面体现崇高美的典型一章。这的确是一个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只要你读下去,你就不能不与书中的人物共命运,同呼吸,不能不时刻为他们的处境屏气悬心。宴会一开始,你的这种心理活动也就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