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丰富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丰富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584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丰富,

【简评】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

文章采用了用分论点支撑中心论点的方法来构建内容。文题给定的话题包含两个方面——“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本文作者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了一个点进行作文,即“沉稳、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应该说,文章本身也是“沉稳”的一个很好体现——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丰富,论证有力,层次分明。文章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既文脉清晰,又层层深入。论证材料从历史名人谈起,然后分而述之,又是以班超、林则徐等人的事例一直谈到诸葛亮、霸王项羽等,最后有以事例作结,可谓纵横千里,绵延几千年。作者旁征博引诗文辞赋,举名人逸事,无所不包;而且均出自中学语文课本,足见作者语文基本功的扎实程度。从中可以得出要想写好一手好文章,学好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的重要性;同时,在淡化文体带来种种弊端的情况下,规范文体应当成为考生的努力追求。

误区导诊

议论文在做到丰富的同时,要剔除几种毛病,要注意防止几种弊端。

一、处理材料缺乏度

1.无端滥用,一味追求数量。

确实,要做到旁征博引,不能说用了一个两个典型事例就算达到目的了,要做到数量足够。但是否材料越多越好呢?数次参与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工作的《中文自修》编辑李峰曾举例说,在编辑《中文自修》,组织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以及参与高考改卷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中学生文章,并发现中学生写作存在严重的“掉书袋”现象。不少作文从头到尾引用不断,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竟然出现了18个典故。这些中学生认为,文章中所引用的名人名言和事例越多,就越能体现自己的阅读面之广,文章就显得越有思想。李峰认为这是个误区,是以旁征博引来遮盖自己思想的贫乏。高考作文是闭卷考试,老实说,为备战高考作文大段大段摘抄名人名言,大版大版引用名人事例,而分析过少,思辨不多,以致自己的观点凸现不出来,造成作文的失败。现在有一部分中学生一写作文就拿腔拿调,一说起话来就“之乎者也”,绝不亚于孔乙己。所以,这其实是在用材上出现了“过火”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并不是少数。如果这种现象不除,则不仅不能做到旁征博引带来的妙处,而且会过犹不及,影响作文的评分。

2.避熟就生,一味追求新奇。

照理说来,避熟就生应该是大力发扬、着力推荐的。因为它可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但是,有些中学生在行文过程中所采取的避熟就生却变了味,“熟”是避了,而“生”也成了所有人的陌生,连作者自己也是一副“生面孔”。选用自己不熟别人陌生的材料,又怎么能够使文章所选之材达到“情理并茂”的目的呢?自己不熟,写来就容易涩,缺乏通畅的滋味,也就缺乏强有力的情感熏陶力或理论说服力。所以,以情感人、说理丰富,必须是首先要自己对所选的材料要十分熟悉,所谓的“避熟就生”,应当是选自己熟悉而他人陌生的材料,不选自己熟悉而他人也熟悉的材料。做到己熟他生,就会引人注目,产生新奇之感,也就会有新颖性了,高考作文也就会获得高分。

3.囫囵吞枣,一味追求博引。

如果只是对材料一味地照抄照搬,不作任何处理,囫囵吞枣,那即使材料是自己熟悉而别人陌生的,也是不容易产生新奇之感。毕竟任何一则材料都有不同的写作切人点,将切入点选择好,其实就是对材料进行精心地剪辑,恰当地贴近主题。因此,对于任何一则材料要恰如其分地做点拨,提升,深化。如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卡耐基的事例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剖析引申,而且他的演讲口才艺术可以说是曾风靡世界,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卡耐基口才热,使亿万人获益匪浅。如果一味从这里去谈,新颖性就不强。有一个考生就从他的一句话出发,“要真正憎恶别人的简单方法只有一个,即发挥对方的长处。”憎恶对方,恨不得吸肉寝皮敲骨吸髓,结果只能使自己焦头烂额,心力尽瘁。而卡耐基说的“憎恶”是另一种形式的“宽容”,憎恶别人不是咬牙切齿饕餮对手,而是吸取对方的长处化为自己的强身壮体的钙质。这就是对原材料进行了有的放矢地另选角度,而达到了真正地旁征博引,力量无穷。

二、提取论题缺乏新

1.老调重弹,眼界不开。

我们知道,不可能所有的话题都是新的,所有的语言都是独特的,所有的思维都是新颖的。所以,有些同学的作文里,出现几十年都未变的老材料,甚至出现了带有明显时代烙印的观点。这些旧的材料和观点,给人的笺注是典型的老调重弹,反映作者的眼界不开,是吸引不了阅卷老师的眼球的。因此,在作文时要尽量做到说人之未说,谈人之未谈,这样才拥有高人一等的可能。山还是那座山,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要用全新的角度与思维,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对于那些老材料,我们要屏弃陈旧的观点,以新的眼光给它们重新定位,并注入新时代的内容。只有这样,找到了文章的切入口,就不会是茫然之感了,写作时思路不涩,视野开阔,内容不会空泛,笔下生风了。

2.泛泛而谈,主题不深。

我们经常有些作文,材料新鲜,主题也好。但是却不见作文的高分出现呢?究其源,就是材料所反映出来的内容与文章的主题有一段距离,或者说是作者在行文时,只顾一味地讲究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大思维,而不见所有的扩展都必须在主题的范围之下。离开主题去大谈特谈,只会使文章变成泛泛丽谈,影响主题的深度,甚至完全背离主题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其实,所谓的“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就是广泛地扩展材料与立意。要“打得开,收得拢。”那只打开,而收不拢的大思路只是废物一件,我们要谨慎。无论是议论性的文章还是散文,都要以明确的主题做唯一的宗旨,离开这个宗旨,就是空谈。

三、挖掘意境缺乏深

1.事不丰,理不显。

我们所讲的“意境深远”是有个前提的,那就是“事丰理显”。对于所描述的客观物象,我们要做到充分、充足、细腻、独到。如果仅仅是对其中的一些描写对象,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是达不到“事丰”的要求的。既然所描写的对象都是粗放的,那谈何情感之水的涌来?更不用说“意境”二字了。所以,要使文章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就必须用笔将所要描绘的对象,进行恰如其分的描绘,奠定抒情、说理的坚实基础。

2.思不深,境不幽。

在作文过程中,有些人总喜欢想到哪就写到哪,对立意的深刻,构思的巧妙,思想的深邃等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尤其对思想的深邃,应该有个独到而奇特的视角,使文章高高在上,而不是落入窠臼。我们不说鲁迅先生的《野草》,也不说巴金先生的《废园外》,单说沈从文先生的散文就是典型的思想的精华。沈从文创作于“用笔比较成熟”“一生生命力最旺盛”那几年的散文作品,是他探索生命奥秘的艺术结晶。这时他已把自己的艺术使命定位在对生命的探索上。他为探测生命的深度才去涉猎“爱”,他认为“爱就是生的一种方式,知道爱的也不并不多”。从而使他的文章所出现的意境往往是幽深的。

而在学生的习作中,往往会出现轻飘飘的论说文,究其源,学生缺乏立论的针对性和思维的思辨性。如果对周围世界缺乏观察思考,空发议论,无病呻吟,那是典型的“轻浮者”;如果一味地远离现实,崇拜古代,文章找不到真我,体现不出时代似的气息,也是无法具有针对性的;如果不能全面地看问题,多角度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是不可能将材料分析透彻的,也就不可能达到幽深的境地。

病文诊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回来时,拿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有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的失误是由于你们凭借了优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