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讲座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讲座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499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讲座,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七、八课时 
教学内容:特殊文言句式的判断及翻译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准确判定不同句式,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特殊文言句式的判断及翻译 
一、请翻译。 
判断句式
1、有亭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4、臣本布衣。
5、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6、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7、济北彀城下黄石即我也。
文言文判断句式常见有3种
1、①……者……也
  ②……者
  ③……也
2、句中不用“者”,句末不用“也”。
3、用“乃”“为”“则”“即”等词表判断
三、请翻译 
省略句式
1、(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以钱覆其口。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小惠未遍,民弗从(之)也。
4、以(之)告富者。
5、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归纳:
1、补充省略成分,应结合上下文语境。
2、省略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①主语省略       ②谓语省略
③宾语(包括介词“以”的宾语)省略   ④介词省略 
3、译成现代汉语时,为做到语句通顺,该补充的应补充。
四、请翻译。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2、吾尝疑乎是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5、咨臣以当世之事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尝射于家圃

归纳:
介宾短语后置句:在古汉语中,介宾短语往往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前面作状语。
五、请翻译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提宾句)
  现代汉语一般都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提宾式。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如:“何苦而不平?”(“何”是“苦”的宾语)1、子将安之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何以战?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 
六、作业



www.deyou8.com

  自己总结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特点,并能够找出典型例子。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