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教学建议(苏教版高一必修)

“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教学建议(苏教版高一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796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教学建议(苏教版高一必修),

 【内涵解说】
1、人性是什么?这实在是个古老而又复杂,也是答案众多的话题。古今中外都有人从各个角度来给以阐释。孔子说性相近,承认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大概是从社会伦理角度来阐发的。文艺复兴后,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性欲望,更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又是从人的本质存在的角度来阐发人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
2、本专题的人文内涵就是“人性”这一话题。文学即人学,大凡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人性”。本专题第一板块“灵魂的对白”选用曹禺的《雷雨》(节选),表现人性中的真与假的关系;第二板块“美与丑的看台”选用法国作家雨果《巴黎圣母院》的节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表现人性中的美与丑的关系;第三板块“人性在复苏”则以电影《辛德勒名单》节选来表现人性中的善与恶,展示以人性战胜兽性的力量。
学习本专题着力把握文中的人文内涵,可以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净化灵魂,提升人生境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进一步认识人性的复杂,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 学生能了解戏剧、小说、电影剧本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3、 学生能够掌握欣赏小说、戏剧剧本、电影剧本的基本方法。
4、 学生能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5、 学生能着眼作品整体,用联系的观点解读和鉴赏作品的具体细节和情节。
6、 学生能结合教科书内容和有关学习材料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并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与观点。
【文本解读】
《雷雨》(节选)解读
     《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它通过鲁周、周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复杂的纠葛,写出了旧家庭的悲剧与罪恶。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的一场戏,写鲁侍萍被周家赶走30年后与周朴园再次相见的情景。
1、结构思路。
   第一层:鲁周相认。这一部分既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更表现两个人物间的激烈冲突。
   第二层:鲁周交锋。两人相认后,周朴园翻脸不认人,软硬兼施,采用吓、哄、骗、逼等各种手段对付鲁付萍,侍萍则倾吐心头郁积多年的怨恨,痛斥周朴园的卑鄙无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他们之间的交锋可以说是人性真与假的较量。鲁侍萍的善良本性,周朴园的自私虚伪,都在交锋中更深刻地得到体现。
2、表现手法。
      “回顾”与“穿插”的表现手法,将过去生活与现在生活交织在一起。让过去的矛盾推动现在的矛盾,使剧本结构紧凑集中,矛盾冲突尖锐激烈,也把人性深层次的东西展现在读者与观众面前。
  3、人物形象与戏剧冲突。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来的资本家。节选的戏剧内容主要刻画其自私与虚伪;鲁侍萍是一个爱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的劳动妇女,善良正直备受屈辱,又始终保持自己的刚强与尊严,尝尽人间辛酸与冷暖,却日益坚强勇敢。
        鲁周之间的冲突很复杂,是资本家与下层劳动者,也是主仆矛盾,也是旧家庭内部矛盾的表现,甚至可以理解为男女感情的冲突,但从本质上看还是人性的真伪冲突,鲁真周伪。
   4、人物语言个性化
          周朴园的话语简短、语气盛气凌人,鲁侍萍语气和缓、语调时而冲动,都与人物的身份相吻合。
   5、言有尽而意无穷——潜台词
          潜台词是人物在行动过程中真实的内心表现,它是表现人物形象的灵魂。要善于挖掘潜台词,潜台词挖掘好了,人物的动作也就出来了。找到了潜台词,也就找到了人物的真正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表达方式。也就有了依据。
潜台词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不分析其“话外之意”,是难以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和作品的人物形象的。如第二幕中写侍萍被赶出周家这一件事情,周朴园说:“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而鲁侍萍却说:“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两人都用了“忽然”一词,而且话都说了一半,但心中所想却是截然不同的。周朴园是在推卸责任,而鲁侍萍则是在揭发周朴园的罪行:不是我无缘无故投河自尽,而是你周朴园为了娶富家小姐而丧尽天良地赶我出门,全然不顾我生孩子才三天,这是何其狠毒!这里鲁侍萍用周朴园的原词来嘲讽周朴园的虚伪,使戏剧语言精炼而有味,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而突出。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解读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按照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创作的作品,体现雨果作品浪漫主义的特点。全书十一卷六十一章,节选部分为第六卷第四章。
1、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行刑前的格雷沃广场。
     第二部分:伽西莫多受刑前的表现和围观群众的态度。
     第三部分:伽西莫多受笞刑。
     第四部分:围观群众对伽西莫多的侮辱与诅咒。
     第五部分:无奈的愤怒与破灭了的希望。
     第六部分:爱斯梅拉达替伽西莫多送水。
2、场面描写
     小说节选部分总体上是一个大的场面描写,同时又有许多小的场面描写。一是伽西莫多受刑的经过与表现,一是围观群众的表现与态度,再是作者的议论与态度。小说开始部分写了施刑者的行为,中间穿插神甫的出现,最后又描写爱斯梅拉达送水的场景,结构安排纵横交错,严谨而舒展。
3、在美丑对照的艺术创作手法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就是雨果在1827年《克伦威尔序》中提出的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他把这个原则运用于创作,因而他的作品情节奇特,有物性格夸张,充满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小说的节选部分运用对比的方法塑造了一组组构成对比的人物形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与他人的对照:
         ①克洛德与伽西莫多      ②克洛德与爱斯梅拉达      ③爱斯梅拉达与伽西莫多
         ④爱斯梅拉达与围观的群众
      同自身的对照:
         ①克洛德外表的道貌岸然与内心的毒如蛇蝎
         ②伽西莫多外表奇丑但内心善良
         ③围观群众前后不同的表现
4、用议论性的语言来表达作者对围观群众看客心态的看法
       小说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作者的评论。有的是直接表明态度,有的是语含讽刺;有的是对人物的评价,有的是对社会的抨击。这些议论提示了围观群众的无聊与庸俗

《辛德勒名单》(节选)解读
 《辛德勒名单》由美国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根据澳大利亚的一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该影片在1990年获得了六项奥斯卡大奖。全剧一共129个镜头。节选部分择其中101——117共17个镜头。根据情节的发展,我们可以把节选部分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部分(101、102):辛德勒从高斯那儿获得纳粹要将所有犹太人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消息,着手进行营救计划。
  第二部分(103---105):辛德勒为营救计划的实施作准备。
  第三部分(106---109):确定被解救犹太人名单。
    第四部分(113---117):被辛德勒解救的犹太人来到辛德勒的家乡。
第五部分(113---117):辛德勒花费重金解救被误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女工。
1、人物形象
辛德勒作为一个普通的德国商人进入剧中,他贪图享乐,好色投机,在战争中他开始并不理睬谁对谁错,只在乎自己是否可以赚钱,但是,他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在与那些犹太人相处中,逐渐与他们产生了感情,在以撒斯坦被误装入火车时、在独臂犹太老人被枪杀时、在列车中的犹太人暑渴难熬时、在一个小女孩的尸体出现在灭尸场时,在这一个一个情节的不断推进中,我们和辛德勒一起体验着一个普通人的感情历程,最终,德国战败,辛德勒要逃亡,当他手捧戒指痛哭流涕时,我们也不禁为之动容。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教学建议(苏教版高一必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