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孔庆东《正说鲁迅》中300处病误

孔庆东《正说鲁迅》中300处病误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258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孔庆东《正说鲁迅》中300处病误,

55. 54页:幸亏那个时候警察制度不那么严密,那个时候警察也不太聪明,也没有高科技手段,也不太那么认真地抓他,如果高科技手段略发达一些,鲁迅是真的没有写的地方了。【指正】完全是信口开河的话,无稽之谈。

56. 55页:“左联”的金称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指正】“金称”应为“全称”。

57. 56页:创造社说鲁迅是双重的反/革/命【指正】这是杜荃(郭沫若)的话,不能笼统地说成是“创造社”说的。

58. 56页:他是一位不得志的法西斯子弟【指正】“法西斯子弟”是生造的名词。按杜荃的原话说“他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法西斯谛)!”“法西斯谛”,《现代汉语词典》作“法西斯蒂”,释为“指法西斯主义的组织或成员”,也就是说杜荃把鲁迅污蔑为“法西斯分子”,而不是孔庆东所理解的“法西斯子弟”。

59. 56页:但由于创造社的批判,逼迫鲁迅去找了一些马列主义书来读,结果发现自己才是真正懂马列主义的人【指正】读了一些马列主义的书就发现自己才是真正“懂马列主义的人”,那还要努力攻读马列主义的书做什么?那不就是说鲁迅天生就是马列主义者?

60. 57页:鲁迅说这话是很沉痛的,他说有时手持皮鞭乱打苦工的后背,自以为在革命的大人物,我深恶之,他其实起了工头的立场而已。【指正】“起……立场”搭配不当,应说“起……作用”。

61. 58页:你要不去那你就是三民/主义的判徒。【指正】“判徒”应为“叛徒”。

62. 当革命势力一大的时候,假的革命者往往会窃据革命的高位变成真的革命者,而像鲁迅这样的真正的革命者,反而遭到了压迫。【指正】“真的革命者”中“革命者”三字应加引号。

63. 59页:鲁迅说这个事情刺激他再也不能学医学下去了,所以他决定不能再学医【指正】前面已经有“鲁迅说……不能学医学下去了”,后面说“他决定”,“能”字就再也没有必要了。

64. 59页:这是和他深刻的感觉到来自群众的麻木这个是有关系的。【指正】语意不明。“这个”是不必要的口头禅,大概是太经典的讲话,连口头禅一道记录下来了。

65. 62页:比如说他小说《祝福》里面写祥林嫂,祥林嫂遇到我,遇到一个知识分子的我,……这个我呢就不知道怎么回答……【指正】这里一连用了好几个“我”,都应加引号,因为他既不是鲁迅本人,更不是孔庆东。

66. 62页:所以鲁迅才含含糊糊,对待这种情况,他说大约有的吧,……【指正】众所周知,《祝福》里的“我”,并不等于鲁迅自己,不能径直用鲁迅的名字来称呼小说中的“我”。

67. 63页:那么对身边一些的同志、亲人、文化上的战友,他多是谦让忍让【指正】“同志”前的“的”是多余的。

68. 63页:这个情况很像鲁迅在孤独者中写到的那个“狼”【指正】“孤独者”是小说的标题,应加书名号。

69. 64页:但是在战略上他又是藐视的,……他在战术上是重视的,对于那些支持反动政府屠/杀爱国学生的人(段祺瑞政府开枪射击请/愿的爱国学生,很多文人写文章来支持说那些学生该死,因为他们认为给政府捣乱)他们是毫不留情的,对这些人是毫无心肝的。【指正】文中“他”指鲁迅,前面用的是“他”,下文又用“他们”,人称混乱。另外,说鲁迅对敌人“毫不留情”是对的,但接着又说他“毫无心肝”就不合适了,褒贬不分,用词太随意了。

70. 65页:但是因为说革命胜利了,革命胜利了应该宽容,所以王金发放就把坏蛋掉了,【指正】“放就把坏蛋掉了”应为“就把坏蛋放掉了”。

71. 67页:而鲁迅去世前在悼文词中也说过“我一个也不宽恕”的话【指正】引文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死》,应为:我也一个都不宽恕。(这段引文就在本书同页右侧,也不对照一下。)

72. 67页:写情书还要等待、揣摩对方的心思【指正】“等待……心思”搭配不当。(应拆成两句话来说。)

73. 68页:你到公共汽车站去看一看,你在马路天桥上往下看一看,你看看大多数人的表情,你就知道人生是苦的。【指正】公共汽车站和马路天桥是公共场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他们的表情也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在某一个时段看到的表情都是喜悦的,那个结论又是什么呢?孔先生难道一天到晚都是哭丧着脸的吗?

74. 68页:比较一下你就可以看到鲁迅虽有那么深的痛苦,但他都很乐观,活得很好,惟一的缺陷是活得不够长,活得那么潇洒。【指正】“活得那么潇洒”中少一“不”字,应为“活得不那么潇洒”,或“活得不够潇洒”。

75. 71页:狂人就是疯子,说的很文雅就是狂人,狂人就是疯子嘛!【指正】“说的”应为“说得”。“狂人就是疯子”也没有必要重复两遍。

76. 73页:这句话我们今天都知道了,但是在当时是像电闪雷霹一样的一句话【指正】“电闪雷霹”应为“电闪雷劈”或“电闪雷鸣”。

77. 74-75页:人只要



www.deyou8.com
不自/由就是一个吃人的状态,你或者吃别人,或者被别人吃,这是鲁迅的一大发明。【指正】“发明”用词不当,应为“发现”。

78. 75页:人必须有罪恶感,才能自信,没有罪恶感,你怎么自信?【指正】“罪恶感”怎么会成为“自信”的必要条件?这是哪家的逻辑?自信是相信自己,一个人充满着罪恶感,只会丧失自信,而不是更有自信心。

79. 78页:但是任何一套体制它都有消耗怠尽的时候,【指正】“消耗怠尽”应为“消耗殆尽”。

80. 79页:他的生活都没有人关心,只有一个人关心他?是酒店的老板关心他【指正】这个问号用得莫名其妙。

81. 79页:好久没来了,所以大家判断孔乙己是死了,要不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不知道他确实死了没有。【指正】如果是口语记录可能保存了这些不规范不精粹的话语,但是整理成书不该弄成这样子的重复罗嗦、表意不清的形式,应当有所加工、润色。

82. 80页:《狂人日记》是一个抽象的总体上的吃人的总论,《孔乙己》则是具体地讲是怎么样吃人?【指正】问号应改为句号。(这个句子是陈述句,不是疑问句。)(当然,“总体上的总论”也不是什么好句子。)

83. 80页:小说《孔乙己》用种种诙谐的语调讲述了一个沉重而酸的故事,但同样是以幽默、讽刺的方式创出了《阿Q正传》这样耐人寻味的故事。【指正】好像孔先生太忙了,每天晚上都要出差,写作老是掉字,不知生活中是不是也丢三落四?“酸”估计是想说“辛酸”,“创”肯定是想说“创作”。

84. 80页:但社会的沉重压迫与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存的危机,【指正】按正常的表述习惯,“危机”后要加一方位词“中”(或“之中”)。

85. 81页:但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并且勾结官府把他拉上了法场相逼,而阿Q对自己的悲剧至死不悟。【指正】“相逼”用词不当,不符合小说的描写,小说中就是要拉阿Q去杀头的。

86. 81页:当时有一个报纸上面有一个开心话专栏,请鲁迅写一点滑稽的作品【指正】“开心话”应加引号或书名号。

87. 81页:跟张恨水、金庸的作品差不多的,本来目的上是要逗人们开心。【指正】“目的上”之“上”没有必要,应删。

88. 82页: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没有那么下劣,还没有下做到用小说来攻击自己的私敌【指正】“下做”应为“下作”。

89. 82页:可心理医生是干什么的呢?就是给那些精神胜利法不太强大的人工作的,告诉他们没事……【指正】“工作”应当是“做工作”。

90. 82页:总是像阿Q说”总算被儿子打了”一样【指正】前引号打成了后引号。

91. 82页:自己被明明人家欺负了【指正】应是“自己明明被人家欺负了”。

92. 83页:阿Q不是被人打了嘛,【指正】“嘛”一般用在肯定陈述句末尾,这里应用“吗”。

93. 83页:只有革命才能改变阿Q的命运,包括他的精神状态、他的麻木、他的自悲。 【指正】“自悲”应为“自卑”。

94. 83页:那段写非常好笑【指正】“写”后面少了一个“得”字。

95. 85页:他把他平常见到的女人挨个想了一遍……假洋鬼子的老婆怎么怎么样?谁家的女儿怎么怎么样?最后都否定了,他的心还挺高,都看不上【指正】两个“怎么怎么样”都是陈述句,不宜用问号。

96. 87页:……手上是破芭蕉扇、铁索、算盘,……(——鲁迅《无常》)【指正】书上是作为引文,“芭蕉扇”、“铁索”后面,原文都是逗号。

97. 91页:那么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精神的精神摧残【指正】两个“精神”当删去一个。

98. 91页:鲁四老爷似乎对她很不好,过年的时候,不让她参加过年的活动【指正】第二个“过年”应改为“祭祀”,不但更准确,也避免了两个“过年”的重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孔庆东《正说鲁迅》中300处病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