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T斯达康,公司鼓励员工提问题、提建议。为了加强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沟通,自20xx年起建立了主管与员工对话制度,公司论坛提供了员工畅所欲言的场所,人事总监信箱提供了员工与人事总监直接对话的渠道。特别是公司定期召开的员工大会更使员工有机会与CEO,COO等领导层进行直接对话。此外,公司20xx年开始推行员工建议制度,并对员工提出的有效建议给予奖励。
追求卓越
这里的追求卓越有两层含义,一是追求业绩的卓越,一是追求社会价值的卓越。
企业首先必须追求盈利,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长大。在IBM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让工作业绩来说话。”在UT斯达康,公司的各层主管定期对下属的业绩作出评估,给予持续性地指导,帮助员工及时了解自己的业绩表现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运作效率。对于那些有优秀业绩表现并适合公司文化的员工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反地,那些表现不尽如人意,不能完成业绩目标,与公司文化不相吻合的员工将被淘汰。
但是,企业要使基业长青,光有盈利是不够的,企业必须挖掘企业的社会价值,确立一个上下认同的愿景。彼得。圣吉指出:“一个缺少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而“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而是因为衷心想要如此”。
共同愿景能唤起人们的希望,使工作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之中,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的。如苹果电脑、福特等企业,他们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共同愿景所发挥的功能。亨利。福特想要使一般人、不仅是有钱人能拥有自己的汽车;苹果的创始人则希望电脑能让个人更具力量。这种更高的目的,根植于他们的企业文化当中,也导致了企业的成功。
五、选拔和培养优秀的管理者
盖洛普通过调查20多万名经理和访问300多万名员工,发现优秀组织开发和释放员工的巨大能量的途径在于选拔和培养优秀的管理者。
按照盖洛普公司对管理才干的理解,管理才干是一种自发而持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它是贯穿人的一生并且无法传授和培训的。所以,对企业而言,与其花大量成本来培训一个无管理才干的经理,还不如重新选拔一个具有管理才干的员工。
管理者的选拔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考核的标准;二是考核的方法。另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选拔的主体。考核的标准应该根据岗位的职务、职能及目标来分析,要达成目标应当具备哪些素质,而且这些素质也有主次之分;其次是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设计选拔的方法,对每一项素质都应当有至少两种以上的选拔方法,以确保选拔的效果。
联邦快递公司在选拔管理者方面为其他公司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标杆,该公司很少去任命员工成为经理,而是在员工中开设《经理人的一天》这样的体验课程,之后由员工自发地提出想成为经理的申请,再通过一个严格的“管理潜力测试”,来确定申请者是否具备管理潜力。只有通过测试的员工才有可能被晋升为经理。
在管理者的培养方面,UT斯达康公司有独到之处,UT斯达康公司流行着这么一句话,那就是“60分的能力,80分的舞台”。公司有时会在员工还未完全符合职位要求但认为其有发展潜力的情况下就大胆提升员工,让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同时,公司设置定期的(每年两次)内部评审和提升机制使员工的提升透明化、制度化。公司在持续考察和评审的基础上大胆授权,赋予有能力有潜力的员工以更大的职责,从而激发员工的的使命感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www.deyou8.com的很多公司在培养基层经理的过程中,只看重培训课程本身,以为经理们参加完培训就能够独当一面。其实不然,研究表明,“培训”的功效在经理成长的过程中只占10%,而在基层经理身边的优秀经理,他们的言传身教所起的功效是“培训”的两倍。
神州数码每年都要在公司内部选出“十佳经理”,在内部广为传播他们的感悟和经验,并且从今年开始,公司全面启动指导人计划,每半年都要从民意调查中选出80名“伯乐”。衡量标准就是:能否用最快的速度培养出能够独立工作、尽责敬业的新员工。
提高员工敬业度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天下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企业在应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在具体的管理情景中去检验和完善,逐渐变成适合自己和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翰威特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位和不同教育程度的员工的潜在需求重点是不同的,人力资源部需要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最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敬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