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日前引进一套“职业规划测评体系”,让学生能提前了解自己的职业潜能所在,提前做准备。而这些举措目前在清华大学等一批名校也已逐步流行开来。据清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介绍,这套网络测评体系有187道心理测试题,其准确率在80%左右。他表示,准备在今年9月新生入学时全面推开。
选择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测试无非是按照个人心理素质做出的大致推测,即便有点道理也还要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学校大力推行这种测试,学生热衷这样的测试,甚至拿着估测当法宝,那就值得忧虑了。
大学生就业难是事实,但不能把原因归于职业测试和职业设计不够。有些学生没能找到工作,有的可能与过分的职业设计有关。因为预知了自己的职业取向,提前进行了职业规划,而不肯“屈就”未设计的职业,结果影响了职业敲定。职业设计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是让职业来顺从“我”的,而不是让“我”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而人才市场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设计好的,而是要根据市场规则进行。市场讲求“随行就市”,能否把自己推销出去,既要看自己的心理素质、知识构成等,还要看市场需求。从就业成功者那里看,他们大多是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的结果,如果把自己的方向早早定好,并且围绕这个目标去有选择地学习,那么,将来可选择的余地又能有多少呢?
由此我想到“郑人买履”的故事,这位郑人不是用脚去试鞋合适否,而是按照预先“测试”的尺码去买鞋。鞋大鞋小只有脚知道,职业适合否只有自己知道。如果大学生把这样的测试当做选择职业的“尺度”,是不是也有点郑人那种“宁信度而无自信”的固执呢?这样下去,恐怕将来来到人才市场时难免要遭遇尴尬。
同时也想到一句唐诗“不信苍生信鬼神”。现在电脑算命颇为流行,只要输入一定的信息进去,然后就可得出结果。这类算命与烧香拜佛之类的“信鬼神”没有多大区别,但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不会给人的一生带来多大影响。而事关未来前途的就业大事也让类似“算命”的“网络测试”来说了算,那不是很危险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