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课渗透
11-14 22:54:44 浏览次数:
269次 栏目:
历史教学反思
标签: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初中历史教学反思,http://www.deyou8.com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课渗透,
一、充分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包括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二史一情”教育等,既是历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实施德育渗透的主要手段之一,则是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不断加强“渗透意识”,正确处理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如介绍马克思的早期活动时,可向学生介绍青年时期的马克思非常勤奋好学,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是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中的德语作文。他提出了选择个人生活道路时不为虚荣心和幻想所左右、不为名利和社会地位所诱惑,把为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劳动作为重要目标。讲课时可以富有表情地朗诵这篇作文的部分摘录:“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一位普通的中学生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职业的伟大抱负,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啊!作为同龄人,我们怎么办?这样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受到具体生动的理想教育。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完善结合,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将教书育人作为头等大事;其次要加强文化修养,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注意探索学生;再次要开动脑筋,充分调动各种教育手段,如参观、讨论会、故事会等等,生动活泼地将历史教学和德育渗透深入学生心灵。
二、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成语典故、古曲诗词(包括咏史绝句)、文学名篇、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电影、戏剧等有关文学形式中的与历史课关系密切的内容,来描述历史人物,阐述历史事件,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到巨鹿之战项羽冲锋陷阵,大败秦军,可以补充“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故事;讲到楚汉战争末期,项羽兵败,被汉军在垓下重重包围时,可点出“四面楚歌”这个成语;讲到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时,以“投鞭断流”说明前秦苻坚的狂妄自大;以“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形容前秦军队在败退时,重用*诈的李林甫时,补充“口蜜腹剑”这个成语,李林甫的面目就昭然若揭了吗?再如,讲到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无心恢复失地,而每天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时,可引用南宋林升《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在讲到清末官吏众多,造成社会不平的根源时,可引用刘兆吉《西南采风录》一首民歌:“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河中泛多搅浊水,世上官多不太平!”教学过程中也可运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语文课本上的文学名篇,充实历史教学,如介绍法国梯也尔政府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时,可引用初中语文教材中法国作家都德《最后的一课》中的段话“韩麦尔先生……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这段话一般学生都很熟悉,它反映了普法战争中法国因战败而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这个史实,上课时教师如能引用这段文字,会使历史教材单调乏味的史实变得有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历史与文学的结合,一要注意学生的已知程度,二是注意历史、文学的结合点要准。
三、运用政治课上学到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因和结果(包括互为因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必然和偶然、内容和形式、共性和个性、继承和发展、现象和本质等有机地穿插到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会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例,讲述“1761 年,伦敦的‘艺术与工业协会’发出特别传单,建议专门设置高额奖金奖励发明纺纱机的人,促使许多技术工人去大搞发明创造。”由“奖励协会”设置奖金去推动机器的发明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反作用。又如评价垄断组织时,必须明确两点:一是科技的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不是必然的,而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垄断,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巨大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折结果,它产生后,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它也使技术发展和改良的过程社会化了,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所能提供的条件,使简单扼要的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之中。由此说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解。教学反思《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一文由www.deyou8.com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教学反思《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课渗透》一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