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教学反思历史教学反思对新课程高一历史教学的反思

对新课程高一历史教学的反思

    11-14 22:54:44    浏览次数: 289次    栏目:历史教学反思

标签: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初中历史教学反思,http://www.deyou8.com 对新课程高一历史教学的反思,

  2006年9月,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程。我校是浙江省重点中学,生源情况比较好。但是,在不到半年的实验中,我的教学压力很大。过去我上课从不拖堂,从不留尾巴,在高中新课程中,我常常完不成教学任务,拖堂成为经常的事。我感觉教材内容跨越性太大,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在模式上打破了过去的王朝体系,不按编年顺序,专题本来就够深的了,再加上中外历史混编,真让我举步维艰。我有压力,学生也不适应。学生经常反映历史的东西太多,老师讲得太快,知识太零散,比较难记忆。我省初中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高中统一使用人民出版社的版本。我在寒假中认真反思,觉得只有调整高一教学的基本思路,才能走出困境。这里面有教学理念问题,更多的是教学对策必须调整。 
   
  抛开高考考虑教学 
   
  重点高中的教学目的就是向高等学校输送优秀的人才。高考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在事实上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会考的成绩对我们的压力也不小。所以,在进入高中新课程之际,教师普遍关心的就是高考怎么考。我们不仅注意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新课程高考大纲,江苏、山东、广东的高考模式我们也很关心。在我省高考模式尚未出台之前,教师普遍采用“稳扎稳打”的办法,就是深入细致的分析教材内容,于是,课时不足的矛盾就凸现出来。仔细想想,这实际是用老办法对应新课程。 
  过去高一教学采用细致梳理的办法,目的是为高二文科班打基础。过去行得通,原因是教材我们很熟悉,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已烂熟于胸,知识点清清楚楚,复习资料随手可得,高考的题型固定,模式基本不变,会考跟着高考学,没什么大变数。我们知道要求学生记什么、背什么,知道用什么方法强化记忆。需要加强学生理解的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那些,教师知道怎样讲解。那时,与初中教学也有衔接问题,但是,我们基本不管、甚至不用考虑。反正高中还要学一遍。学生在高一学习阶段,对历史课基本是顺其自然,真正重视是在高二分班后。只要会考前抓紧一些,没有过不去的年关。进入新课程后,情况正好相反,教材我们不熟悉,有很多新知识、新问题,什么是重点我们心里没数儿,对学生是难点,对教师也是难点。知识点抓什么,不知道,只好眉毛胡子一把抓,几乎全要求学生记忆。理解性的问题就更多了,不知从何下手。高考的题型、模式都是未知数,只好紧扣教材。当然,高中新课程的专题方式本身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教师都感觉困难,学生自主学习根本谈不上。 
  走出困境的教学思路,我认为首先要抛开高考考虑问题。既然高考的模式未定,过早的考虑也是徒劳无益。新课程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个基本理念。学着没兴趣,即便为了高考也将成为负担。学着有兴趣,困难就变成乐趣了。那么,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那些内容能够激发学习欲望。换句话说,就是先把知识点和记忆问题放一边,也不要考虑那些是重点,先想一想,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已经教过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专题,我当时采用的方法完全按照教材顺序,教材讲什么我解释什么,教材讲多少我就讲多少,所以疲于奔命。现在要是重来一遍,我不这样做。第一课以西周社会为重点,以宗法制为切入点,联系现代我们的亲戚观念,溯源历史,让学生明白宗法观念与分封制的结合,形成早期的政治制度,再讲礼乐制度,让学生理解西周社会。第二课重点讲秦帝国的制度创新,皇帝制度、官僚制度、中央集权体制都是开创性的。第三课重点分析中央集权体制强化的途径,中央决策机制、选官制度变化、地方权力弱化。第四课延续二、三课的思路,加一些清代不同于以往特征。引发学生兴趣的中心是了解大一统的中国怎样形成和巩固的。我觉得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这一专题的内涵,知道一些具体制度的相互依存关系,不强调知识点的记忆,强调理解历史。学习古希腊、罗马和代议制的形成,也是这个思路。对比中国的不同点,理解西方历史的特殊性。我想,这与高考并不矛盾。如果新课程的高考仍延续过去的题型不变,命题思路不变,学生到文科班再强化也来得及。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比生吞活剥更深刻。如果高考改变较大,那只有一条路,基础的考察重理解,较高层次的能力考察采用新情境、新材料,只有这样的分析才能看出新课程的教学成果。 
  过早的忧虑高考于事无补,反而造成一团乱麻的局面。更何况还有大多数考取理科的学生,让他们在高一就厌烦历史,实在是老师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让大多数孩子对高一历史课留下深刻的印象,终身对历史感兴趣,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初高中的衔接问题 
  及其专题教学的思路 
   
  应该说,初中历史的实际效果问题是个老问题,只不过在新课程中更加突出而已。初中不重视历史,和我们对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期望值是两个问题。不重视的根源在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不考就不重视是通病,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期望值要求太高。抱怨高一学生历史基础太差,往往是希望他们记住基本的历史顺序,知道重大的历史事件。说实话,我虽然也具有本科的专业学历,但是,我对初中历史的印象极其淡漠。因为在那个年龄段我什么都不理解,老师讲得再好,我也是听着入神,过后就忘。历史需要理解,要求十几岁的孩子理解那么多的人和事,怎么可能呢?忘记是非常正常的。忘记不见得就没有潜记忆。激活学生的潜记忆正是高中教学的任务。 
  以浙江使用的初高中教科书来看,在某些方面我认为,记不住或许还是好事。人教版的初中历史课本编排得很好,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但就是观点陈旧。五种社会形态的结论如果学生记住了,那我们到高中真还要花大力气进行解释。因为,人民版高中教科书淡化了社会形态问题,有些结论与人教版矛盾。学生认真起来就躲不过去。当然,真有这样认真的学生那是好事。历史知识的记忆需要多次反复的过程。想一想,我自己也是从高中学文科才开始记住很多知识的,那是经过多少次反复啊。到大学很多内容才真正理解,才学会思考。到大四阶段才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在的学生聪明多了,很多高中生的思维水平都不简单。不要抱怨学生,应该多从教学思路中找问题。 
  专题教学的确跨度大、跳跃性强。我想,一是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有准确的记忆基础,不知道王朝顺序没什么关系,知道大的王朝顺序就可以。总有几个学生知道,让他们讲出来,就能带动其他学生。记忆慢慢地就巩固了。二是缩小记忆的要求。必修第一册以政治制度为主题,中国历史虽然长达五千年,我们不是要学生记很多,又不是搞研究,记那么多、那么细没必要。大的王朝顺序、重要的制度名称、重要的机构和官职名称,记住一些就可以。例如三省六部制,关键是理解三省运行机制,那么,三省的名称就必须知道,六部吏、户、礼、工、刑、兵也好记,职责不必强求记全,

后面还要反复提到。宋代的二府三司则只强调分散宰相的权力,名称举例说明,选官制度重点讲科举制,监察制度不讲,提倡学生自学,这样一节课就不紧张了。 
  我自己体会,教师总有一些思维惯性。比如秦统一我们很熟悉,总觉得不讲统一的背景就说不清楚,教材也用“六王毕,四海一”为小标题,用一个版面阐述。但是,如果背景占用10~15分钟的时间,制度内容的时间就紧张了。既然专题的核心是制度,我们就有理由简化背景,简化统一的过程。这并不妨碍学生理解制度。朝代更替的过程都可以简化。讲制度千万要摆脱过去突出统一措施的思路。将教材“秦王朝的官僚机构”一目,改为“秦王朝开创的官僚制度”,既讲秦的官僚机构,又强调官僚制度的特征,为下两课作铺垫,完整地将制度的主线交代明白,这样就更清楚了。“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下设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节,要按过去是讲6~7节课的内容。同样也要摆脱过去的思路,突出三次革命改变了什么,过程必须简化。这样,前三个专题连接起来就是1949年以前中国历史的政治走向。如果学生明白了为什么中国的政治走向是这样,我看就是教学的成功。 
   
  适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提倡教学方式的转变很有道理,但在实际中很难落实。如果没有人听课,教师还是习惯于绘声绘色的讲解。讲课是教师的基本功,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而且讲述如果能够做到通俗、形象、流畅并简练,同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不都是讲述形式吗?不能说讲述形式不好。但是,学校教育似乎还不能完全与大众教育相比。中学教育的特点一是面向适龄青少年,高中也是普及性教育;二是培养人的基本素质,包括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大众教育则更多的是文化普及和社会导向作用。因此,中学教育要讲究科学的培养,那么,讲究教学方法就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鼓励学生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参与也给教师提供了充分观察学生的机会。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来自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同一内容对不同群体,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新课程中要适当地变换教学方式,给学生机会和时间,不等于教师就轻松了。相反,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 

[1] [2]  下一页

对新课程高一历史教学的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