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我的话题中谈到恐惧症多是指“癔症”性的恐惧症,即对于一些常人眼中并不可怕的对象的恐惧,如恐高症、广场恐惧症等。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则是针对那种实实在在的恐惧的心理克服办法。所谓实实在在的恐惧,就是那种每个人置身其中都不能不感到恐惧的环境,例如这次四川大地震的现场,那种大自然表现出的狂暴的力量,是任何恐怖电影所无法及其万一的。所以在这种恐惧面前没有强悍,只有本能。
一般来说,恐惧作为一种感觉之所以会对个体的心理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主要是因为恐惧作为一种感觉深入到了个体的潜意识中并积存下来。我们知道潜意识中的情感我们平常是意识不到的,在大灾难刚发生的那些日子里,因为幸存者都会紧张的参与到救灾中去,伤者也在病床上和伤病做着顽强的斗争,所以一般作为恐惧症的影响还不显著——不是不怕,而是无暇顾及。当年唐山大地震的例子就曾告诉我们,很多人在灾后的最初阶段表现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投入到救灾的一线中去。而当一切都尘埃落定,生活仿佛要恢复正常时,这样的同志却往往会陷入深深的负性情绪的折磨中,坚强的人变得容易惊恐,开朗的人变得自闭,很多人不得不借酒浇愁。
所以灾后的危机心理干预绝不是仅限于所谓的最初多少小时的黄金时间,人的心灵和身体是不能完全类比的,身体有最佳抢救期,而心理更多的时候是个渐变的过程,心理更多的是留下回忆,而这种回忆什么时候会再次想起则要取决于环境的影响。所以心理干预不是督导或教育,而是一个疏导的过程,通过疏导使个体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处境和位置。只有明白了自身的定位,才能进一步设法寻找认同感,而只有获得了认同,才能克服孤独情绪,而我们大家都知道,孤独才是恐惧真正的温床,克服了孤独,就仿佛让阳光照进黑屋子里,恐惧的阴云才有可能消散。
重大灾难是真实的,特别对于身历其中并幸存下来的人,那种真实感一般是空前绝后的——毕竟几乎没人在有生之年能经历两次特大地震并幸存,就如同没听说过有谁曾经历两次空难并均幸存下来一样。所以不可能指望谁对于这类灾难能有心理准备,也很难描述由此而产生的恐惧感。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恐惧感呢?其实方法并不新鲜,系统脱敏依然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措施。
所谓系统脱敏,就是使帮扶对象有控制的经历他为之恐惧的环境,例如开头提到的恐高症的典型治疗方式就是让患者在有陪同的条件下逐渐登高,最终能实现无陪同的登高。同样的,对于大灾难下的恐惧心理,最有效的脱敏法就是深入灾难。为什么在大灾难初期很少有个体受恐惧心理的折磨,就是因为大灾难还未过去,置身其中的人往往都在为抗灾做着自己能提供的一点贡献,这种参与其实正是对心灵最好的告慰——行动能战胜恐惧,是每个人都知道的硬道理。
而一旦大规模的抗灾行动结束,曾经坚强的人往往会陷入不自觉的惶恐,逝去的亲人,甚至未能拯救的生命,都会不时出现在脑海中,使人辗转难眠。因此大家应该明白克服这类恐惧心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较好的形式则是保持长期的参与,从家园重建到难友互访,以及救灾者可能的话可以故地重游,当看到一切在恢复,一切在重生,这时的心灵就能得到最好的告慰。一个人能直面恐惧的时候也就有可能战胜恐惧,这种直面不止是当时,还包括目送恐惧逐渐远去。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