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析
如果比较一下的话,会发现这里对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涉及STS问题的归纳,与前面对国际科学教育文献中涉及STS的主题的总结有所差别。这可以理解为是我国目前物理学教育的特殊性的体现,也即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内容带来的差别。
但我们还可以注意到的背景是,STS在中国的研究时间不长,从官方体制化的研究的目标取向等方面,也与国外同样名称的领域有着较大的差别。另外,在一些场合,也经常可以看到对于STS的某些误解。例如,前些年就普有中学教育研究者出版有关于STS与物理学教育的论文集,几乎将所有与生活实践相关的物理教学内容都纳入到STS的范畴。
实际上,在前面我们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涉及STS的内容的列举,并不是完备的,其实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还有其他许多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STS的要求的建议。
因而,就科学、技术与社会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而言,可以开拓的空间是巨大的,除了我们列举的和没有列举的那些与STS直接相关的课程内容要求和建议之外,在标准所要求的其他内容的教学中,实际上也完全可以与前我们刚刚归纳总结的7个主题相结合,甚至于将其与前面分析总结的在国际科学教育文献中反映出来的11类STS的主题相结合。例如,对各种具体的物理学知识,都可以有逻辑的和历史的两种教学方法,结合历史的教学方法时,都可以介绍与之相关的科学家及其思想,都可以分析其对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对相关应用的教学中,在可能有联系的地方,都可以体现出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联,在涉及科学技术的正、负面(也即所谓“双刃剑”效应)时,也在与对科学技术的本质的认识的同时,关系到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当然,总体上讲,中国目前新制订的普通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在与国际上在基础教育中涉及STS的内容相比的意义上,还是打了许多折扣的,但与中国过去基础科学教育的要求相比,又有了不小的进步。除了物理课程标准之外,在其他学科(包括“科学”课程标准)中,情况也是类似的。而且,如何在这种有限进步的前提下,真正能够在教材和实际教学中体现、贯彻这些STS的内容,也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例如,在我们基础研究尚多有缺陷的情况下,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的素质,就是非常突出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