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是”字——主论文言文中“是”字的兼词功能(本站收集整理)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219次 栏目:
文言文
标签:文言文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神奇的“是”字——主论文言文中“是”字的兼词功能(本站收集整理),
江苏新沂三中 李先慧 (221400)
内容提要:文言“是”字是兼词,可以是代词兼动词,也可是名词兼动词。主要原因是“是”的演化过程造成的,本质原因是“是”字在造字之初就有形而上学的本在、存在、存在者三位一体。
关键词:语言 文言 “是” 兼词
许多搞语言工作的人一直认为文言“是”字要么是代词要么是判断词,其实不然,“是”字本身就兼有代词动词的性质。(不要误解为“是”字有时作名词、有时作代词、有时作动词,而是同一个“是”字本身兼而有之)
一、是字单独作代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是字单独作代词,一是处于主语位置,二是定处于名词之前作定语,三是作宾语。
1、“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2“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人之于国也》)
3、“崤有二陵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崤之战》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5、“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 (《晋公子重耳出亡》)
6、“我业是有年矣”(《卖柑者言》)
1、2句是代词作主语,3、4句是代词作定语,5、6句是代词作宾语。
是字单独作名词。“是”字产生之初就是名词,“实事求是”的是就是本义。《说文解字》:“是,直也,从日正。段注:“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以日为正,则正于日也。“定国是之诏即下”的“是”也是名词。(《谭嗣同》)
是字单独作动词,处于谓语位置。
7、“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下》
8、“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 谋攻》)
9、“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是非对举(《齐桓公求管仲》)
10、“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1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雨霖铃*寒蝉凄切》)
7句中“是诚不能也”的是在副词“诚”字之前为代词,7、8句中其余的“是”字与“非”对举,只是8句中的是字省略罢了。动词“是”除了表判断外,还可以用作表比较的动词,如,“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的“是”,是由名词是“正、则”意引申而来。(《勾践灭吴》)
是字单独作形容词,也是由本意引申的。
12、“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察传》)
13、“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
二、“是”字的兼词现象
“是”字作为兼词,往往处于前有复杂的短语或句子后无谓语的位置,既作主语又作谓语。不同于“焉、诸”等兼词,它们可以拆分为两个词,而“是”不可拆分。
(一)“是”兼有代词、动词的功能
1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的“是”是判断词,同时复指,作主语。(《烛之武退秦师》
15、“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五蠹》)
“是”作为兼词,在疑问句中有时倒装
1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17、“求!无乃尔是过与?”句式为“无乃是尔过与?”的倒装。(《季氏将伐颛臾》)
16、17句的“是”出于同一篇文章,同为疑问句,除了加强语气的“无乃”之外,从语意到句子各要素完全相同,因此,两个“是”用法相同。
(二)是字兼有名词、动词的功能
18、“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原谤》)
19、“盘庚……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18句的“是”字,课文、词典注解为“这样看来”,好象解释为插说成分,是不对的。这个“是”字兼有名词“是”的本意“正、则”,可以解为“规律、事实”,同时有动词“是”的本意“以……为是,以……为准”,可以解为“判定、判别、判断”。19句“是”更为典型,连词“而”字连接的后文是谓词性质的成份,那么“是”必为谓词,只是又有名词本意“正、则”之意罢了。
三、区别“是”字兼词和单性词
什么时候是兼词,什么时候是单性词,如何区别?除了前文所述位置的区别外,还可以采取替换法。
代词“是”可以用“此、斯”替换,“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 (《晏子辞千金》)“是谓乱军引胜”。 (《孙子* 谋攻》)——而这个位置的兼词“是”不可用“此、斯”替代,“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动词“是”可以用“为”替换。例如,“是何楚人之多也?”句式应为“楚人之多也是何?”的倒装,“是何”就是“为何”。(《垓下之围》)“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而兼词不能用“为”替换。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能换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知也”。
四、“是”为兼词的主要原因
A“是”字在造字之初就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功能。B在语言演化过程中,“是”字由名词代词演化为今天的判断动词,必然有一个桥梁,这就是“是”字的兼词.那么“是”成为兼词的本质是什么?肖娅曼认为:“它自产生之日起,即集形而上学之本在、存在、存在者三个核心观念于一身。”就是说“是”字自产生之日起,就身兼动词体词的功能。
主要参考书目:
1、 人教版高中语文(2000/11第二版)
2、 王力《汉语语法史》(1989商务印书馆)
3、 郭锡良《古汉语》(1992语文出版社)
4、 朱声琦《文言语法新著》(1989安徽教育出版社)
5、 肖娅曼《汉语“是”的形而上之迷》(《哲学动态》2003/2)
神奇的“是”字——主论文言文中“是”字的兼词功能(本站收集整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