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11-14 22:56:46    浏览次数: 340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词类活用

    例句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臣之壮也
    (4)今老矣
    (5)越国以鄙远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共其乏困
    (8)君亦无所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0)既东封晋,又欲肆其西封,夜缒而出
    (11)若不阙秦
    (12)与郑人盟
    (13)不仁,不知(智),不武
    (14)唯君图之

    名词的活用

    A.名词活用为动词
    (2)军——驻军,驻扎
    (5)鄙——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
    (12)盟——订(建)立同盟
    (13)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
    武——不是英武
    (14)图——计划、考虑
    B.名词作状语
    (10)东、西——向东、向西 夜——在晚上

     动词的活用

    A.动词活用为名词
    (8)害——害处
    (9)赐——恩惠,好处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1)阙秦——使秦阙(减少土地)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4)——壮年人,老——老年人
    (5)远——远地
    (6)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7)乏用——缺少的东西

二、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2)且贰于楚[于(对)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同上]

    2、省略句
    (1)( )辞曰:"臣之壮也……" (省主语"烛之武")
    (2)( )许君焦、瑕 (省主语"晋惠公")
    (3)夜缒( )而出 (省宾语"烛之武")
    (4)晋军( )函陵,秦军( )汜南 (省略介词"于")
    
    三、文章结构

        起因(1段)晋秦联军围郑
        发展(2段) 郑启用烛之武作说客
        高潮与结局(3段) 烛之武说秦订盟退师
        尾声(4段) 晋文公不攻秦师

    作为一篇记叙文《烛之武退秦师》故事虽不长,然而记叙文的各个环节却大都具备,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情节发展脉络是:
    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的主角是烛之武,因而凡是涉及烛之武的情节都作了详写;其他情节均为略写,而且,用"略",更凸现了"详"。

四、阅读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下面一段宋襄公的故事,则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阅读后,回答问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戏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解释下列句中绿色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及—— 于——
    (2)楚人未既济
      既—— 济——
    (3)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及—— 请——
    (4)又以告
      以—— 告——
    (5)既陈而后击之
      既—— 陈——

    【答案】
    
    (1)及——与; 于——在
    (2)既——完全;济——渡河
    (3)及——趁,乘着;请——请您允许
    (4)以——把(这种意见);告——告诉,报告
    (5)既——已经;陈——通“阵”,此处为动词摆好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