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关于汪曾祺的几个片断

关于汪曾祺的几个片断

    11-14 22:56:46    浏览次数: 960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关于汪曾祺的几个片断,
触目皆青山绿水。这是他的老师沈从文对故乡的描述。可此时此刻,我一点兴致也没有。我呆呆地望着窗外,一路无语。
几天,心情沉闷。参观沈从文故居时,我久久地望着沈从文青石像,我想汪曾祺先生也去了。你们师生能见面吗?我深深地向沈先生的像鞠了一躬。
从凤凰回到吉首的边城宾馆,一宿没能沉睡。一夜浅浅的,早晨起来,头脑发闷,小雨潇潇,窗外一派晓雾迷蒙。我无力起床,拥被坐着,望着雨中的边城:
“这个人永远不会回来了……”
5月25日我赶回到了北京后,不断向他家人打听他最后几天的情况。家人告诉我,11日夜汪先生食道出血,住进了北京友谊医院,12、13日,又出了两次血,到14日出血基本控制,精神也好多了,他还同医护人员开玩笑,说:我还有许多东西要写,我也得把你们写进去。他想看书,并让女儿从家里取来眼镜。
16日上午,他想喝一口茶水,但医生不让,他同医生开玩笑:皇恩浩荡,赏我一口喝吧。医生勉强同意沾一沾嘴唇,他于是对他的小女儿说: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谁也不能设想,就在他女儿回家取茶叶的一会,他却静静地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这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声音。
他就这么走了。他是多么热爱他从事的文学事业呀!记得几年前一次到他家。席间我说:到这个年纪了,得写就写点,不能写就歇歇。汪先生当时很激动,一拍桌子,说:写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过一会又说:甚至全部!
当时我们都给吓住。汪先生这是怎么啦!我们都不说话。
记得那个时候,汪先生身体状况不太好。



www.deyou8.com
他的肝有毛病。他脸色不好,发黑发紫。我们很为他的身体担忧。他自己也可能心情不好。他说有个上海的医生推荐他用蜂蜜拌广西大蚂蚁吃。
咦,吃了些时候,竟效果不错。汪先生气色逐步好转。他的创作又活跃了起来,而且写得很勤奋。记得我一次去林斤澜先生家约稿,说到汪先生时,林先生说:曾祺笔下越来越干净了。几乎没一句废话。而且写得越来越勤!我后来想想林先生这话。又打开汪先生交给我的一批手稿,我看了看时间,都是今年写的:
《才子赵树理》写于3月5日
《面茶》写于3月7日
《唐立厂先生》写于3月11
《闻一多先生上课》写于3月12日
《诗人韩复榘》写于3月13日
当代才子书《后记》写于3月14日
我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我真的要流泪了。就这么一个天才作家,在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有人称)到来的时候竟撒手西归了。77岁,在这个时代,不算是高寿呀!他应该活到83岁或86岁,或者更高的年岁!那样,中国文学史上要多多少富有思想的文字呀!
他就这么走了。他是多么热爱生命呀!他在今年2月20日为《旅食集》写的后记中曾这样写道:
老了,胃口就差。有人说装了假牙,吃东西就不香了。
有人不以为然,说:好吃不好吃,决定于舌上的味蕾,与牙无关。
但是剥食螃蟹,咔嚓一声咬下半个心里美萝卜,总不那么利落,那么痛快了,虽然前几年在福建云霄吃血蚶,我还是兴致勃勃,吃了的空壳在面前堆成一座小山。但这样时候不多矣。因为这里那里有点故障,医生就嘱咐这也不许吃,那也不许吃,立了很多戒律。肝不好,白酒已经戒断。胆不好,不让吃油炸的东西。前几月做了一次“食道照影”,坏了:食道有一小静脉曲张,医生命令不许吃硬东西,怕碰破曲张部分流血,连烙饼也不能吃,吃苹果要搅碎成糜。这可怎么活呢?不过,幸好还有“世界第一”的豆腐,我还能鼓捣出一桌豆腐席来的,不怕!
舍伍德·安德生的《小城畸人》记一老作家,“他的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他身体内有些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我希望我能像这位老作家,童心常绿。我还写一点东西,还能陆陆续续地写更多的东西,这本《旅食集》会逐年加进一点东西。
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
28日我和朋友龙冬夫妇早早地来到八宝山第一告别室。去的路上,我为先生买了一只小小的花篮,先生对花是有研究的呀。我们去得太早了,足足等了一个小时,当看到花圈的挽带上写的汪曾祺和汪曾祺追悼会的黑字时,我觉得不是真的。“汪曾祺”这几个字是同刊物、书本、书法绘画和签名联在一起的。我没想过把他的名字同花圈和挽带联系在一起。我不相信。可忙忙碌碌的人们呀!这是在忙什么呀!这是真的。汪曾祺去了。
 我自己也在那忙来忙去。我是在忙什么呀!当汪先生灵车来时,我看到后门打开了。
一个长长的,窄窄的盒子盖着。我知道那里面是汪先生。汪先生这么个善良的、聪明的智者,就被这样装在一个窄盒子里,还编上了号。我赶过去抬着一头,慢慢走进了告别厅。那盒子装的到底是谁呀。当放到鲜花丛中,抬放人慢慢地将盒子打开了,是先生。他静静地睡在那里呢,轻一点呀,别打搅了先生。
告别仪式开始了。没有放哀乐。我怕哀乐。放的是圣·桑的《天鹅》,多么优美呀,先生是热爱美好的东西的,他唾弃丑恶。我见到许多人。王蒙来了。张兆和(沈从文夫人)来了。铁凝来了。范用来了。范用拄着拐杖,他不断地流泪,不断地揩呀揩呀。
几十分钟的告别仪式很快就结束了。许多朋友走了。留下一些人,他们围在汪先生身边,看一眼,再看一眼。
最后大家终于纷纷走拢过去,将那一捧捧的鲜花摘下来,放在先生的身上。大把大把的月季,大把大把的康乃馨,大把大把的勿忘我……先生被许多许多的鲜花簇拥着、覆盖着。他是抱着好多好多的鲜花走的呀!



上一页  [1] [2] [3] 

关于汪曾祺的几个片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