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老北京的街巷(胡同文化)

老北京的街巷(胡同文化)

    11-14 22:56:46    浏览次数: 647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老北京的街巷(胡同文化),

北京胡同文化發展公司舉辦的三輪車「到胡同去」,已經成了一個新興的旅遊項目。乘著「到胡同去」的三輪車從後海出發,串遊西城區的各條胡同;你可以下車,到胡同居民住的四合院去參觀,看看他們的生活狀況,甚至嚐嚐居民包的餃子。至於在胡同的生活風情,更是一覽無餘。如今直稱胡同的有1316條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城市小巷。老北京人說:「有名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似牛毛」。意思是說北京的胡同多得數不清。胡同在元朝剛剛形成時,排列整齊,呈橫盤式格局,但自明清以後就不那麼規範了,不僅有橫胡同、豎胡同,還有斜胡同、半截胡同和死胡同(不通行的胡同)。有的大胡同中套著小胡同,還有些胡同在跑進去之後左拐右轉,最後又從原來入口處不遠的地方轉了出來。


據史料記載,元朝時北京共有街巷胡同413條,其中有29條直接稱為胡同,而其餘那384條火巷,其實也是廣義上的胡同。從明朝北京城復原圖上計算,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約629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357條,在這357條胡同中,有30多條歷經清朝、民國時期一直不走樣地維持到現在; 但明朝人張爵在《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一書中卻記載,明朝時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約1170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459條。到了清朝,朱新一所寫的《京師坊巷誌稿》所列的街巷胡同,已有2077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978條之多。


如今,北京的胡同又有多少呢?根據編於1986年8月的《北京市街巷名稱綠匯編》,共有街、巷、胡同、村約6104條(個),其中直接為胡同的約有1316條。至於「胡同」,有各種不同的解釋。從史籍中來看,從元朝到清,「胡同」的寫法就有:衖通、火弄、火曈、火巷、火衖、胡洞、衙衕等。當代著名語言學家張清常教認為,「胡同」是個借詞,本是蒙古語、突厥語、維吾爾語、鄂溫克語、女真語、滿語等的「水井」的語音,被漢語吸收,借字表音,逐漸變成漢語。張清常說,鄉有鄉井,市有市井,除了河道、湖泊之外,井泉一般是居民生命之源,有井的地方才有居民。這才是胡同的本意。元朝開始出現胡同時,對於大街、小街、胡同都有具體寬度標準,規定大街寬24步(約為37.2米)、小街寬12步(約為18.6米)、胡同寬6步(約為9.3米)。只是到了明朝、清朝,胡同寬度的規定便不再那麼嚴格了。事實上,如今北京城的大多數胡同,幾乎都是在明、清兩代形成的,胡同的寬度當然已經不像元朝時規定的那麼窄了。


四合院是胡同中的主要建築
胡同中的主要建築,幾乎全部是「四合院」。這是一種由東、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對形式在一起構成的封閉式建築。根據居住其中的居民社會地位的高低貴賤,它有繁簡大小之分。


清末以前,中國尚處於落後的自然經濟狀態,在封建意識中經商也是下等之事,故北京是個以帝王貴族為主的遊手好閒、玩樂消費城市,其生活景象種種,大多集中在胡同裡,四合院便是那個時期生活形態和社會文化的一個縮影。歷經朝代更迭、滄桑變遷,到清末四合院式的一統的封閉中國,受到外來文化影響,胡同的格局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形式,新形成的胡同,多數集中在城外,其中建築參差無章;許多舊有的胡同,不再整齊劃一,居民成分也有所變化,胡同面貌到此由盛轉衰。這是北京胡同隨著封建制度開始瓦解的一個自然發展趨向。


民國時期,中國社會處在極不穩定狀態,內戰頻繁,外辱不斷,北京城市環境得不到治理,胡同面貌愈加頹敗,很多獨家居住的四合院,變成多家合居的大雜院。五十年代,胡同面貌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胡同中的許多歷史、文化的珍遺蹟,遭到人為的破壞。八十年代開始,北京發生很大的變化,很多胡同被推土機推掉,現代建築拔地而起,許多居民搬進新建的樓房,曲折的區區胡同、封閉的小小四合院,當然不能承受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人類文化急劇更新的強大衝擊!
儘管如此,在北京的市區內,胡同仍佔據著近三分之一的面積,居住著約半數的人口。胡同不僅過去是,而且現在仍然是許許多多北京人生息與共的地方。如果把每一條胡同都串聯起來,可以組成一座新、舊北京在歷史交錯、重疊、位移過程中的胡同的「萬里城」。

 

北京人生活 胡同街巷 胡同街巷 胡同建築 古老城市 街巷一角 胡同建築 胡同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