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许多青年学生都是通过语文课本上那两首脍炙人口的《饮
九月初九的酒》和《六月,我们看海去》知道潘洗尘这个名字的,我
与洗尘相识多年。
八十年代初,我在《新青年》担任编辑室主任时,洗尘正在哈师
大中文系读书。那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个勃勃而有生机、虎
虎而有生气的校园诗派,涌现出以长春徐敬亚、王小妮、吕贵品,武
汉高伐林、王家新,上海赵丽宏、许德民、孙晓刚、宋琳,北京叶延
滨、西川、海子、骆一禾、臧棣、程宝林,浙江孙武军、张德强、柯
平、伊甸,云南于坚、彭国梁,安徽蒋维杨、沈天鸿、钱叶用、曹汉
俊,四川周伦佑、张建华,湖南骆晓戈、徐晓鹤,河南易殿选、程光
炜,以及山东韩东、江苏曹剑、哈尔滨潘洗尘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的
校园诗人。那时,洗尘正在主编由黑龙江团省委主办的全国第一本公
开发行的大学生诗刊《大学生诗坛》,和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大
学生诗歌合集《中国当代大学生诗选》,并相继出版了三本诗集,其
足迹遍布全国,先后应邀到全国五十余所名校做专题诗歌讲座,并通
过撰文与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当时势头日隆的校园诗歌创作大声地鼓与
呼。1985年,洗尘的代表作《六月,我们看海去》荣获首届“绿风奔
马奖”并被团省委授予“创造型人才”称号,同时,还以学生身份入
选了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编的《黑龙江当代名人》一书。
1986年,洗尘大学毕业时,做为拔尖人才被破格分配到《黑龙江
日报》副刊部;转年,调入《中外企业家》杂志社,任驻深圳记者站
站长。在那里的三四年间,他面迎南海风,饱饮香江水,观念上发生
了质的变化,开始涉足印刷业和广告业,涉足现代的企业管理。那是
洗尘思维的躁动期,诚如他在诗中所唱:“尽管生在北方的田野影集
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我们我们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哥
伦布”!
1993年,洗尘30岁生日时写下了后来被选入高中课本的名 篇《饮
九月初九的酒》,并于当年出版了一本告别诗坛的纪念专集后封笔。
1994年,洗尘正式创办天问文化传播机构,开始了由记者、诗人到
广告人的大步跨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