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改造我们的学习》之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

《改造我们的学习》之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

    11-14 22:56:46    浏览次数: 640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改造我们的学习》之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

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面对风云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没有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具有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党员干部队伍是不行的。凭经验而吃老本,凭热情而“想当然”,凭官职而不学无术,这些都不可能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前所未有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提高党员干部队伍自身素质在新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习这根弦对党员干部来说任何时候都松不得

回顾我党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端正学风的历史。早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就延安整风运动,提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同志认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了党内主观主义的认识根源,教育全党端正学风,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待马克思主义。他指出,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主观主义是一种极坏的作风,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应用”。同时,他还尖锐地指出:“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延安整风运动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学习,端正学风都是空前的,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建国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走了不少弯路,遇到许多曲折。在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关键时候,1978年12月,邓小平及时地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他指出:“学习什么?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精辟的论述,既强调了领导干部在新时期必须学什么,又可以看出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领导干部,就得抓紧学习,刻苦钻研,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否则,面对当今高节奏、高科技、高风险、高竞争、高压力的社会,就难以大显身手,有所作为。新的形势与任务,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自觉用这一理论武装头脑。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在提出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时,是把讲学习放在第一位来强调的。学习是个前提”。他还特别强调:“如果不能很好地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就难以凝聚全党、团结人民,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就难以解决我们面临的复杂矛盾和问题,不断开创事业的新局面,就难以承受和抵御各种风险,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由此可以看出,在新的时期党员干部学习的极端重要性。政治上成熟是以理论上的成熟为基础,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就没有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剖析近年来一些典型的违法违纪案例,其根本的问题就是这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错位。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自然形成的,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才能保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纵观党的发展史,对党员干部时刻也不放松学习、端正学风、强化党性、提高自身素质去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的要求都是共同的,党员干部的看家法宝就是学习。中组部要求把检查督促党员干部学习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述职时要“述”学,评议时要“评”学,考核时要“考”学,并把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由此说明,党员干部不仅要自觉加强学习,党的组织从制度上也在推进强化党员干部的学习,所以,学习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一刻也松不得。

二、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马列主义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学习的目的在于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然而,就目前县级党员干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言,学习流于形式,实践浅尝辄止,分析限于现象,工作就事论事,感性升华困难,这些集中到一点:理论与实际分离。具体地说,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对县情现状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彭水属于典型的山区县,立体气候农业特征极为突出,不同海拔区域,不同经济构成,不同生产力水平等,应确定不同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产业,实现农民调结构、增收入的目标。这方面做了些工作,但一具体到乡村,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就欠缺,政策扶持上也往往搞“一刀切”,导致乡与乡、村与村的贫富差距悬殊。1997年毛尖山经济工作会,确立了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县属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基本原则,使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大幅度上升。随之而来的是,下岗职工增多、养老保险金征缴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等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超前性、前瞻性研究上不够,主动而积极的调控措施跟不上,影响了对失业率、就业率的有效调控。由此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就城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现象去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本质和规律,这不能不说是县级党员干部的首要课题。

 (二)研究工作和发展难以站到至高点。事物的优劣总是在比较中得出的,没有比较也就没有鉴别。少数人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喜欢纵向比较思维,用纵比的方法,结论是今天比昨天好,今年比去年好,于是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其实,用横向思维、横向比较一观察,才发现好坏与快慢的差距何在。因此,要提倡纵横对比,以横为主的思维方法,才能使工作和发展站在至高点。一些工作之所以难以达标,难以创新,难以升位,在主观上就是因为缺乏这样的思维和方法,研究问题起点不高,狠抓落实措施不力,年终评比结果较差。 

(三)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脱节。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又高于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规律性的集中反映。我县每年一次的经济工作会,都要求县级领导干部会前认真调查研究,结合自己主管工作或全县性工作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文章或论文。从近三年的情况看,少数的文章把现象看作本质,将局部当成整体,将个别说成一般。甚至简单罗列数据,堆砌事例,缺乏透辟入理的分析,缺乏高屋建瓴的综合。究其根源,主要是放松了学习。形势和任务在变,而头脑的观念和知识却没有变或变化不大,甚至是秘书的思想和水平的反映。这不能不说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学风不正的表现,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三、端正学风,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学风不正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端正党风,首先要端正学风,“三讲”的前提是讲学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习是前进的基础,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知识和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学习和实践中来的。因此,党员干部讲学习,自觉端正学风是党性的内在要求,是形势和任务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根本途径。学风端正了,学习方法也至关重要。 

首先,从实践中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党员干部向实践学习就是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由浅入深,由片面去把握事物的全局与整体。这其中的重要方法就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环节,也是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粗枝大叶、夸夸其谈的有效办法,是我们“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详细考察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又通过深入实际,向群众宣传和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调查研究,就会使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情通得更深,劲鼓得更足,气理得更顺,从而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才能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正气,办实事,求实效,使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和提升。这就是向实践学习的奥妙与精华所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