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五作家就义后,上海龙华监狱的墙壁上发现了下面一首七言绝句。仔细研读,回答后面习题。
①墙外桃花墙里血 ②龙华千载仰高风
③一般鲜艳一般红 ④壮士身亡志未终
1.上面的诗句已打乱了顺序,请根据诗歌内容和七绝的格律整理,将序号填入下面方格内。□→□→□→□
2.诗中“壮士”所指的“左联”五作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______,______”一诗的原作者是____,译作者是____。
此诗可看作上面七绝中“____”二字的写照。
4.《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有一句和狱中七绝表述同样信念的话,请写出。
【参考答案】
1.④→②→①→③
2.白莽、柔石、冯铿、胡也频、李伟森
3.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白莽。高风。
4.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张广祥
练习测试
1 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悚(sǒng)身 轻率 竭力 B 罗曼谛(tì)克 伤疤 迁怒
C 着(zháo)落 情随事迁 信札 D 吮(shǔn)血 仓皇失措 隔膜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后来他对于我那"人心维危"说的怀疑减少了。
B 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因为我们都以为应该来扶植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
C 这时他才告诉我他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释出,衣服和书藉全被没收了。
D 只有其中的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扫荡上海滩上的"艺术家",即戮穿叶灵凤这纸老虎而印的。
3 下列词语中,释义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B 延口残喘--张着嘴勉强呼吸
C 永诀--永远分别,多指人死 D 素不相识--从来不认识
4 选词填空:
(1)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
(a 悲哀 b 悲愤 c 悲痛)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
(2)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 (a 轻慢 b 轻易 c 轻率)的写信去叫他。
(3)谈了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 (a 隔阂 b 冷漠 c 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蒂克,急于事功。
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空白处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
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 )怎样的卖友( )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 )会这样的么( )不至于此罢(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和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
B 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曲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误译。
C 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屑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敢,或不愿载这件事。
D 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7 "总之"是从下面一段话中抽出来的,把它复原,正确的位置是: ( )
我和柔石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那里。(A),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那么,当在八九年之前了。(B),我也忘记了在上海怎么来往起来,(C),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D),不知怎么一来,就来往起来了。
8 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 这句话的谓语是"高明",是一个单句。
B 直到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之后,我才知道我所认识的白莽,就是在《拓荒者》上做诗的殷夫。 这是一个单句,主语是"白莽"。
C 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 这是一个转折复句,第一个分句的谓语是"是"。
D 他的心情并未改变,想学德文,更加努力。 这是一个二重复句,三个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
9 "我很欣幸他的得释,就赶紧付给稿费,使他可以买一件夹衫,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鲁迅先生"痛惜"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两本书落到"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 两本书在书作者的祖国,"也还没有这么完全的本子"。
C 两本书是鲁迅年轻时很不容易购买到的。
D 两本书寄托着鲁迅对白莽的深情。
10 下面这段话的第一个层次应划分在哪里?从四种分法中选出正确的一种;并为括号处选出一组恰当的词语。
①由于历来的经验 ②我知道青年们 ③尤其是文学青年们 ④十分之九是感觉很敏 ⑤自尊心( )很旺盛的 ⑥一不小心 ⑦极容易得到误解 ⑧所以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 ⑨见面( )怕 ⑩更不必说敢有托付了 ⑾但那时我在上海 ⑿也有一个惟一的( )敢于随便谈笑 ⒀而且( )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 ⒁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
(1)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是: ( )
A 又 尚且 不仅 也 B 也 犹且 不仅 还
C 还 犹且 不但 也 D 也 尚且 不但 还
(2)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 )
A.[1][2][3][4][5][6][7]│[8][9][10][11][12][13][14]
B.[1][2][3][4][5][6][7][8][9][10][11]│[12][13][14]
C.[1][2][3][4][5][6][7][8][9][10]│[11][12][13][14]
D.[1][2][3][4][5]│[6][7][8][9][10][11][12][13][14]
11 填空:
(1)《为了忘却的记念》选自《 》,写于 年 月 日。此文是 为纪念于 年 月 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杀的五位革命青年作家 、 、 、 、 而写的。
(2)《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中的颈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