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深刻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深刻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930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深刻,

三、学会在行文中运用因果论证法。

要使文章“议事说理,洞烛幽微”,方法很多,但因果联想(各种文体)、因果分析和因果论证(议论文)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因果分析的具体方法是:1.善于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使论证过程有主有次,有面有点,有详有略,既准确又精练。2.善于分析事物(现象)产生的多层原因,并揭示出最终极的原因。越是揭示出深层次的原因,就越能说明问题的实质,也就越有说服力。3.善于进行异因同果、同因异果和互为因果的分析。前二者分别指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后者则是说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这是普遍的现象,三者都是辩证逻辑的要求。

佳作导读

我很重要

毕淑敏

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丝战栗。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两句话开头。首句抬出观点,并颇势突出它的难能可贵;次句用比,补足“战栗”之意。起、承两步,做得多好!)

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作为随处可见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不重要。(用排比拓展,善于抓角度,揭示本质,既为接下来一段提出问题作铺垫,又远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相关文字)

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蜘蛛般飘荡。

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的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

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至高至尊的唯一。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字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假如我们离去,孩子就失去淳淳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东南,地陷西北,万劫不复。盘子破裂可以粘起,童年碎了,永不复原。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面对后代,我们有胆量说我不重要吗?

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议事说理,洞烛幽微)

我很重要。(关键之处,重现主题词)

这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载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他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超。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说理形象化,有美感)

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代替别人。

【简评】此文以全新的视角、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剖析了个体意识觉醒后的感悟和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文章先从“我不重要”谈起,并选取不同的事物进行参照对比,证实生命个体的“不重要”。作者以此蓄势,为下文主旨的逆转作铺垫。接下来文章分别从亲情、友情、事业三个层面展开分析说理,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面对亲情,我很重要,我的存在无不牵扯着亲人的感情;面对友情,我很重要,我的行为无不关系到密友的牵挂;面对事业,我很重要,我是事业的主宰,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三个生活横切面支撑起一个共同的主题。这种横向拓展的立意方式,使主旨显得更加具体和鲜明;这种对自我存在洞烛幽微的说理方式,使文章颇具哲理,可读性极强。作者在立意时,善于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依托,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具体来说,就是采用横向分解的方式,使主旨分别在几个不同层面上有所展示,在横向拓展中完成文章的命意。这对我们的作文立意不无启发。

误区导诊

一、说理时说不到点子上。如有些文章基本观点不集中,态度不明朗;有些文章所述内容只与所供材料擦个边,但不得要领,或只与话题沾个边,但不靠谱;援引事例不够典型,观点不够深刻,思想过于平淡。

二、议论中用不上辩证法。文章立意和分析说理缺乏应有的高度,一方面是辩证法知识掌握不牢固,另一方面是没有积极学习并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如写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本应论述失败并不可怕,相反它往往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它能使人汲取教训,在以后的拼搏中做得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有的同学却写道:古往今来任何人的成功都经过了失败,只有经历失败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失败并不可怕,相反失败是多多益善。

三、平时思想修养不到位。有的思想境界不高,对农村生活或城市下岗现象或其他弱势群体没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对有些社会问题或现象不能用辩证法的眼光去看,或失之偏颇,或情绪偏激等;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或不法行为(如腐败、污染等)不能用正确的思想观点去评论,态度消极,思想悲观。要做好文,先做好人。要写出意高文丰、文质兼美的文章来,就必须认真观察生活,思考社会和人生,扩大阅读面,积极接受高尚思想情趣的熏陶,掌握高中阶段的辩证唯物主义知识,提升理论认识水平。

见几知势,预示前瞻

知识导学

古书《周易》日:“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里的“几”,是指事情的征兆,“见几”指事前能洞察事物的苗头、动向。这个意思现在也叫“前瞻”,是指展望、预测的意思。具体来说,文章“预示前瞻”的特点指思想前卫,有远见卓识,能给人以开阔视野、知所趋避的教益。这是一条非常高的标准。前瞻性主要体现在立意上。要求能够及时洞察事物的现时矛盾并预见将会出现的矛盾,及早探寻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

前瞻性的内涵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敏锐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性是对事件(物)敏感和辩证意识的集中体现,预见性是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及其未来结局通过分析论证进而作出的有一定价值的论断,洞察力指的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在看未来,透过表象看根源的能力。

方法导引

对于高中生这样一个刚成年的群体来说,只要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心时事,勤读书看报,是可以在文章中提出带预见性的见解来的。首先要敏锐地发现旧事物的弊端,发现萌芽状态的新事物,感受时代的气息,感知时代的脉搏,思于心胸,形诸文字。比如早些时候,全民植树的热潮刚过。报纸上就有一篇文章提出,大量植树种草不一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文中指出,种树种草,需要水的浇灌,在水资源缺乏地区大量搞种植,会造成水源枯竭,非但草木不能存活,生态会更加恶化。又进一步指出,盲目种植,无人管理,今天辛苦种植,明天就有人拔去卖掉,结果非但此番徒劳,反而助长了歪风邪气。因而文章提出了加强规划和管理、合理植树种草的建议。这些看法显然是对所谓的植树热潮盲目性、短期性和急功近利思想的超越,表现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和可贵的前瞻性和远见性,对读者的启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次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近两年全国高考各地卷作文题,为考生提供了施展这方面才华的天地,对此作一些有针对性的审题训练确有必要。高中生要逐步学会在文章中表达超乎一般见解的、带远见性和前瞻性的看法。

佳作导读

一生何求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