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要我们恰当的运用修辞格,你的语言文章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山石可能歌唱,流水将要动情,花草也会开心,枯木也能逢春。所以请记住:“梅花香自苦寒来,语言靓从修辞出。”这就是这节课的十字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修辞,运用修辞乃至最终巧妙的掌控修辞,完成本课学习的终极目标。
谢谢大家,下课。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艺术的情感。
2、知识目标:了解修辞、运用修辞,掌握修辞。
3、能力目标:学习修辞手法的内涵,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理解鉴赏的水平。
[教学重点]:举一反三,能力训练,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难点]:积极思维、了解修辞、运用修辞,掌握修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以菱湖荷塘图片和《荷塘月色》片段请学生感悟修辞之妙,引出修辞手法。
二.七嘴八舌、明确中心:
俗语说的好“人要衣装马要鞍”,语言也是如此。打扮语言的方法今天推荐一种即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据说有十八般武艺真是如此吗?学生介绍各种修辞,老师总结。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修辞格,明确修辞与修辞格的关系,突出本堂课教学的重点——修辞格。
三、九九归一、了解内涵:
老师利用一则寻人启事的寻人和对自己外貌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修辞格是无处不在的。从而总结修辞格的作用:使语言更优美、生动、有个性。它就好比马良的神笔,让枯燥平淡瞬间光彩夺目。掌握了它,语言表达自然打遍天下无敌手。马上进入训练验证的环节——运用修辞格。
四、举一反三、能力训练:
修改作文片断:“我喜欢祖国的大好河山,比如长江黄河,还有泰山庐山。”学生练习,老师分几个层次展评学生的作品,最后突出修辞综合运用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提升总结:
其实运用修辞的更高境界是对修辞格的掌握掌控,比如文学大师的只着一字,尽显风流。利用袁枚“霜高梅孕一身花”的小故事来展现修辞“化腐朽为神奇”的境界效果。最后以“梅花香自苦寒来,语言靓从修辞出”结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