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压缩语段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压缩语段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135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压缩语段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压缩语段自2000年《高考考纲》中首次列为考点后,立刻成了语文学科的一个考查热点。预计最近几年仍将是考查的热点。它的题型设置常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拟写新闻、广播稿的标题或一句话新闻,补写消息导语; ②概括内容要点或作者的观点,补写结论句、总起句等; ③根据材料对某一概念下定义。
   分析历年高考考生的答题情况,可发现解答压缩语段题时常会出现以下的失误:
   1.不能准确捕捉文段的主要信息,误把冗余信息、次要信息当作主要信息,从而导致压缩后要点概括不全面。
   2.语言组织不合理,导致压缩后的文字不能准确表达语意。
   语段压缩解题步骤有二,一是准确地筛选出符合文题要求的重要信息,二是按要求组合信息。其中关键的是筛选信息,因为它是准确地组合信息的前提。要走好关键的第一步——准确地筛选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看表达,二重特殊(即关注有规可循或出现频率高的题型),三辨结构。
   角度一:看表达
   一、记叙性语段
   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可用如下公式表示:主体(谁、什么)+怎样(人或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这里的“主体” 就是语段的陈述对象,即具体的“人”、“事”或“物”。“怎样”即记叙的六要素。因为记叙性语段总是陈述某人、某事,于何时何地缘何故发生何情况,结果又怎样。所以记叙性语段如果关注了这些记叙的要素,也就抓住了其主要的信息分布点。
   例①:(2002年北京市高考试题)
   下面是5月21日某报刊发的一则消息,请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60字)
   5月27日至28日,“志愿服务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届时,来自世界五大洲和近30个国家及联合国有关方面的160多名代表将出席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团中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的。
   据了解,会议以“新世纪的志愿服务:认知、支持、发展”为主题,旨在借助国际志愿者年形成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促进各国政府和公众进一步认可志愿者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积极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全球志愿服务事业的向前发展。
   【解析】:根据记叙性语段主要信息分布点集中在记叙的要素上的规律,细读上述语段,可筛选出如下信息:语段陈述主体为“团中央和联合国”;“时间”是“5月27日至28日”;地点在“北京”;“事件”是“主办‘志愿者服务会议’,会议的主题为‘认知、支持、发展’”。至于第二段“旨在”之后的内容尽管篇幅较长,其实是对主题“目的”、“意义”的阐释性说明,属次要信息,可删。组合这些筛选出来的主要信息,该题的参考答案即为:
   5月27日至28日,由团中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的“志愿服务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认知、支持、发展”。
   二、说明性语段
   说明是对事物特征、性质、状态、功能等进行解释、介绍、阐述的一种表达方式。说明性语段的主要信息集中在“说明对象的特征”上。不同类别的说明对象,具有不同的信息特征。如说明对象是“人”,则其主要信息该为“外形+性格”;如说明对象是具某功能的物体,则主要信息为“属性、特点、功用”等;如是“景物、建筑物”,其主要信息则是“方位、大小、结构、成因”等;如是抽象事物,其主要信息即是它的“内涵”、“外延”、“属性”……说明性语段,如果抓住了说明对象的这些“本质特征”,也就把握住了其“主要信息”。
   例②:(2004年天津高考试题)
   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8字)(4分)
   ①钛合金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适用于船只、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②新型波音777客机采用了约9%的钛合金材料。③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如加工一个钛合金船用涡轮压缩机轮需要50个小时,而加工一个铝合金的同样部件仅需5个小时。④德国布伦瑞克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将氢原子渗入材料,掺氢的钛合金相对软化。⑤对软化的钛合金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设备所承受的机械和热负载明显降低,切削力仅需过去的50%,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⑥加工完毕后,再经专门的热处理工序,材料的特性则回到原先状态。⑦科学家称,该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的钛合金铸件加工。
   【解析】:上述说明性语段其说明对象是“钛合金”,属“具某功能性的物体”。根据其主要信息分布点在于“属性、特点、功用”的规律,阅读语段后可筛选出如下主要信息:①句介绍说明对象的性能——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被视为未来材料,其中“被视为未来材料”是“性能”的总括,最为重要;③句讲材料的缺点——加工难度大;④-⑦句介绍解决缺点的对策——用热处理方法降低其加工难度及成本。而②句及③后半句的举例和④-⑦句中的有些阐释性语言,均属次要信息,全可忽略。整合这些主要信息,可拟如下的参考答案:
   钛合金被视为未来材料,但加工难度大,德国科学家采用专门热处理方法降低其加工难度及成本。
   三、议论性语段
   议论文总是表达作者的某个主张或观点,一般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部分组成。其中论点就是作者的主张和观点。因此议论性的文段其信息重点该是作者的“论点”。议论性语段的题型一般有“概括语段主要意思”或“为文段补写结论句”。对于前者,我们可关注文段的首尾和例子前后的总括、阐释句,因为它们往往是文段的中心句(也即作者的论点)所在,涵括了语段的主要意思,找到了中心句,也即找到了答案。对于后者即“为文段补写结论句”,则需我们分析归纳出文段中例证或说理中的共性,才能拟出答案。
   例③:(2004年辽宁高考试题)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总结句,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不超过30字)
   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注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他们都能: 
   【解析】:这一议论性语段的要求是“为文段补写结论句”,那么,我们就要仔细阅读推敲前面证明部分,找出其共性,以便准确地归纳出结论句。阅读发现,引证部分是三个并列例子的罗列,仔细推敲,可归纳出“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这些事例,均属生活中“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现象”;而“万有引力”、“蒸汽机”、“资本注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等,则都是生活中很难发现的“不平常的规律”;而句末“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等则是讲这些“不平常的规律”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整合归纳出的信息共同点,则横线上总结句的参考答案可拟为:
   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常的规律,推动社会进步。
   四、描写型的语段
   描写性的语段需要抓住所描写的景、物,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目的、感情等,可按照“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压缩。
   例④用准确简明的语句压缩下面这个语段,压缩后字数在40字以内。
   眼前就物候来说,不但已不是春天,而且也已经不是夏天;眼前是西风劲吹、落叶辞树的深秋天气。"悲哉秋之气也",眼前是古代诗人高呼"悲哉"的时候。然而在这秋之声大合唱中,在我们燕园图书馆的草坪上,在黄叶丛中,在红树枝下,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景,姹紫嫣红,这些男女大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巨大的花朵,一霎时,开满了校园。连黄叶树顶上也似乎开出了碗口大的山茶花和木棉花,红红的一片,把碧空都映得通红。至于那些"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真的变成了红艳艳的鲜花。整个燕园变成了一座花山,一片花海。
   【解析】:这是一个描写类的语段,压缩时,首先应弄清楚描写的对象,然后运用"舍偏取正法"从句意和语法两个角度对语段朝廷分析,保留一些关键性的句子和词语,舍弃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句子或词语。对于写景的语段来说,一些表示时令(时间)、地点、方位等的状语和对事物本身进行描绘性的定语都属该舍弃的东西。本段共有六句话,一个"然而"把语段切分为两个层次。第1句分号后"眼前是西风劲吹、落叶辞树的深秋天气"为该句子的重点,其余删除。第2句是对第1句的补充说明,应舍弃。即第一个层次可压缩为:"眼前是深秋天气"。第3句是语段的主干,但"在…中"、"在…上"、"在…下"均为句子的状语,而"这些…花朵"是对"阳春艳景"的补充解释,所以第3句主干是"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第4句中的"连"字和第5句中的"至于"等标志性词语告诉我们第4、5句均从属于第3句。第6句是结论性句子,是主干这样语段可压缩为: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