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高考复习全程教案(粤教版高三)

高考复习全程教案(粤教版高三)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918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考复习全程教案(粤教版高三),
A、这个人能力很差,这样的大事对他来说,简直是以汤沃雪。
B、他经常铤而走险,去一些寥无人烟的地方写生。
C、妈妈告诉我现在社会上鱼龙混杂,可要时时提防。
D、本着曲突徙薪之义,战士们都苦练军事技巧,准备参战。
20、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父辈们比起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B、你是否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身临其境地为他想一想?
C、“环保问题”已成为近年来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
D、读书的关键在于透彻理解,如果生搬硬套,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也没有用处。
参考答案:
1、 A     B用于形容建筑物  C形容权势极盛  D与“局势”搭配不当
2、 B     A形容书多  C贬义词  D形容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3、 B     A慢慢步行,就当是坐车   C与“会场外”、“摊前”矛盾   D表自谦,不合语境
4、 A     B感情色彩不对   C喻到处为人所称颂   D指休军罢战或中止某事
5、 D     不可循环比喻
6、 D     
7、 D
8、 D     A贬义词   B喻彼此不分上下,都不行   C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9、 B     A表复数,与“一位”矛盾   C贬义词   D指走出里巷,不在家
10、D    A指赶得上   B贬义词    C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11、B    不可循环比喻
12、A    B喻患难中互相救助   C指人,不是指胃  D只突出亲耳听亲眼看,无受影响
13、C    A上下文矛盾   B贬义词   D贬义词
14、D    A意思、感情色彩都不对   B表第一,与上文矛盾   C意为罪大恶极
15、D    A并非讲得不好,而是听的人“如坠雾中” B与上文不搭配 C与上文重复,且意思不对
16、C    A贬义词   B褒义词  D不但没有吸取到别人的优点,反而出了洋相
17、C    A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B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  D与上文重复
18、C    A喻以不好的接续到好的上  B贬义词  D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9、C    A喻轻而易举,容易成功  B形容走投无路时采取冒险行动  D指防止危险
20、A    B不合语境,应为“设身处地”  C指权势极盛  D不合语境,应为“死记硬背”
五、病句辨析和修改
考点讲解:
最近几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列举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多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2003年高考题的第5题,2002年的第6题。
病句辨析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复习时,要认真弄清用词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修辞不当、歧义等方面的各种病因。还要掌握辨认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修改病句,并在多练、形成有效语感的基础上,感悟快速且准确判断的思路、方法等,争取具有较高的解题能力。
(一 )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种情况:句子成份顺序不当、定语状语词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
1.定语、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这个国家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2.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工中热烈地引起了讨论。
(“热烈地”应放在“讨论”之前。)
3.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充分的主观能动性。
(将“充分”调至“激发”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北京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的这件金缕玉衣是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之后,并在“文物”前加“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在休息室里许多代表昨天都与他热情的交谈。
(应改为“热情的与他交谈”)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
(“即使”应移到“能力”的前面)
7.主客颠倒:
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家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许多日本企业家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不陌生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 )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一般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以及前后照应错误。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例: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答复”和“调查处理”并不是态度,这属于主谓搭配不当,可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
动词“塑造"”与宾语中心语“事迹”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3.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班干部严肃地研究了同学们对班委工作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
(“严肃”作状语,不能修饰限制“研究”,可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例: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这是典型的主宾搭配不当。)
5.前后照应错误
例:学习态度的正确与否是成绩优良的先决条件之一。
   (“正确与否”是两方面,而“优良”只是一方面,前后搭配错误。)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罗嗦。
 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残缺:缺主、谓、宾语;缺必要的修饰成分、附加成分。
    ②赘余:主、谓、宾语多余;修饰成分,附加成分多余。
例1.经过志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主语残缺。这是1992年全国高考题第4题的D项,因为多用了一个介词“经过”,使得原句主语变成了状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2.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宾语残缺,这是1997年高考第6题的A项。句中“推广”的宾语应该是“经验”,而不应是“喂猪”;在“喂猪”后面加上“的经验”句子就通了。)
例3.南堡人民经过苦战,一道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该句缺谓语,句中主语“南堡人民”和状语“经过”,而没有谓语,若把“经过”一词前置句首,“经过南堡人民”便成为状语,“一道大坝”便成为主语,“屹立”成为谓语,这样的句子成分就不残缺。)
  例4.全运会结束后,运动健儿们凯旋而归。
 (谓语重复。“旋”就是“归”的意思,可改为“胜利归来”。)
 例5.经过广泛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新的奖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
     (介词多余。“诸”在这里本来就有“之于”的意思,再加上介词“于”,就重复了。)
 例6.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