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高考作文 何时才能给学生“松绑”

高考作文 何时才能给学生“松绑”

    04-09 12:24:54    浏览次数: 861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考作文 何时才能给学生“松绑”,

2011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语文试题也已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其中备受关注、饱受争议的无疑是有着高考语文“半壁江山”之称的高考作文。

 

纵观2011年高考的十余套作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今年的高考作文对学生的禁锢依然非常严重,可以说“捆绑”依然是今年高考作文的“主旋律”。

 

禁锢思想。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对学生思想的禁锢依然十分严重。按理来说,作文应该是思想的载体,是独立思想深厚的土壤。作文是一定要有写作者的思想的,也应该是写作者思想的展示;没有思想的作文,不管其外表多么华丽,它依然只能是一具空壳。但是,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

 

作文应该还学生展示独立乃至自由思想的“话语权”。而现在的高考作文,却存在着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那就是立意的捆绑。命题者和命题本身早已为作文的立意和学生的思想画好了一个特定的“圈”,学生只能在这个特定的圈子里做所谓的“自由活动”,学生的思想展示只能是“带着镣铐跳舞”,使作文在源头上就禁锢住了学生的思想,学生不能也不敢在自己的作文中表露自己真实而独立的思想,因为一旦自己的思想超越了命题者和命题本身已经设定好的那个圈子,就极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命题立意上的画地为牢是不可能有独立思想的展示的,即如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拒绝平庸”。尽管不乏为之高唱赞歌的,但是我仍然想说:这样的命题,“文以载道”得有点过头了,命题立意的功利色彩也太浓烈了点。这样的命题,实际上是给每一个考生都套上了一个无形的紧箍咒,“任你有七十二变,也难逃我如来手心”。这样的命题,在限定死了学生自主立意的空间的同时,也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使得所有考生只能机械地遵循命题者所给定的那唯一的一个方向前行,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这样的命题,思想“趋同”是必然的,内容“千人一面”是可能的。试想,江苏数十万高考大军中,有几人有胆量去谈“不必拒绝平庸”或是“无法不平庸”?

 

学生在高考作文中能否拥有展示个性化思想的“话语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文命制的源头能否引领、是否开放。因此,我们的高考作文,就要留有学生表露思想的空间,就要提供给学生展示思想的机会。

 

但是,情况实在不容乐观。请看江西卷作文题“孟子三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从写作要求上看,学生可以从“三乐”中任选一“乐”作文,表面上似乎很开放,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三选一”的本身就是一个“圈”,而且任何“一乐”的立意都是限定的,学生都只能“代圣人立言”,而绝无自由表达独立思想的可能,学生也绝无放胆去写有自己真实思想的“第四乐”的可能。此外,全国Ⅱ卷作文题“诚信”、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中国崛起”等等,不都做了立意的捆绑吗?面对这样的立意捆绑,学生还怎么展示自己的思想?我们从学生的作文中又怎么可能读到他们独立的思想?

 

“思想禁锢”,这是2011年高考作文的一道“风景”。如此,作文源头上的立意捆绑必然会带来作文中学生思想的“缺席”,而学生思想的“缺席”将有可能导致我们评判高考作文的优劣时,更多考虑的依然是学生作文的“外观”和“包装”。这也就难怪很多省市为什么要把“语言”而不是“思想”作为评判作文高下的重要尺度,而绝大多数所谓的优秀作文也正是靠语言和技巧而不是靠思想和个性脱颖而出的。

 

鼓励矫情。矫情,是近一段时间内高考作文的一种流行到泛滥的弊端。而将“真情实感”作为作文考查的一项重要要求明明白白地写进《考试说明》、写进高考试卷,并将其作为衡量高考作文的一项重要标准,是早在2001年的事了,其目的就是为了杜绝充斥高考作文的假话、大话、空话、套话等无病呻吟式的矫情。但是,这种现象时至今日并没有得到有效遏止,充斥高考作文的仍然是“满纸矫情言”。

 

诚然,高考作文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学生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展现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抒写自己的真实情感。但问题是,我们的高考作文有没有给学生抒写真挚感情提供一个机会、营造一种氛围、创设一定空间呢?有,但未必全有。甚而至于有些高考作文试题在源头上就已经替学生拒绝了真情实感,不要求或不希望学生有自己的真实情感,因为作文中要表露的情感,命题人和试题本身早已为你绑定,或许你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顺着那已经绑定的情感去“矫情”。

 

“矫情有理”,这或许是2011年高考作文的又一道“风景”。一如上面所说的江西卷作文“孟子三乐”,其中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之“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之“乐”,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又何来体验?“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便是貌似有所经历的“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之“乐”,如今又有几个学生有深切的感悟?或许只有遭遇了重大家庭变故的,回过头来再看既往,方能真切感受到“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乐”。所以,面对这样一种没有阅历、不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作文试题,学生大概能做的也只能勉为其难地去“代圣人立言”,情感“假大空”是必然的,除了“矫情”,你似乎别无选择。

 

主题的先行、立意的捆绑、生活的脱节,都极可能导致学生的作文出现“区区八百字,满纸矫情言”这样的人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例如,虽然“中国崛起”一题暗合了中国及世界热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但问题是,其政治化倾向太浓了,加之主题先行、范围太大,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抓手”,所以学生很有可能写成八股,说着套话,走着“矫情”路。再如,广东高考卷的“回到原点”是一道很有创意的作文题,但遗憾的是没有看清写作的对象,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人生的画卷才刚刚展开,怎么就要让他们“回到原点”了呢?面对这样的人生大题,既没有生活,更没有体验,那除了驱谴想象、胡编乱造,除了“矫情”,我们还希望他们做什么?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