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专题训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2.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反映的是我国
A.1949年的情况 B.1952年的情况 C.1953年的情况 D.1956年的情况
3.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4.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5.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
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6. 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1962年农业生产状况表
农业产值 粮食 棉花
原计划 比上年增长8.5% 3 216亿斤 2 200 7万担
实际达到 比上年增长11.6% 3 400亿斤 2 400万担
A. 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D.“文化大革命”
7. 1956-1966年,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有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③中共“八大”的召开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9.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
A.人民公社好 B.把大跃进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
10. 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A.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 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C. 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D 中共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11. 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l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③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④实行政企分开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 )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3.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发展非公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 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 )
A. 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B.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
D. 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
15.以前在老上海人中流传这样的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而如今,这句话已经被浦东的飞速发展冲刷得无影无踪了,现在浦东的陆家嘴已经成为上海繁荣的标志,导致浦东飞速发展的最直接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