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第三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三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09-02 15:16:48    浏览次数: 477次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三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结果不同:前者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后者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
3.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探索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建国初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1956年后,中共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探索。这个时期的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屡遭挫折,出现了重大失误,并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错误和挫折。
    特点和评价:第一,在探索的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趋向,形成了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实践经验,因而取得了很大成绩。另一个是错误的趋向,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设想和作法,导致了一系列失误。这两种趋向相互渗透和交织,最终“左”倾错误占了上风,导致“文革”的发生。第二,这时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过于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因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三,总的特点是成就和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交织。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文革”结束以后,党中央吸取“文革”教训,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农村、城市及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坚持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开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特点和评价:第一,以上两个时期的探索,是在继承和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出现的。第二,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系统地纠正了“左”倾错误,打碎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枷锁,对社会主义阶段基本矛盾作了正确的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方针。第三,这时期的探索,也是在不断同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实现的。第四,这一时期的探索是成功的,一4   三种工业化发展模式比较
 

(三)专题训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2.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反映的是我国   

A.1949年的情况  B.1952年的情况   C.1953年的情况  D.1956年的情况
3.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4.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5.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
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6. 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1962年农业生产状况表
 农业产值 粮食 棉花
原计划 比上年增长8.5% 3 216亿斤 2 200 7万担
实际达到 比上年增长11.6% 3 400亿斤 2 400万担
   A. 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D.“文化大革命”
7. 1956-1966年,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有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③中共“八大”的召开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9.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
                
    A.人民公社好                  B.把大跃进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
10. 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A.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 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C. 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D 中共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11. 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l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③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④实行政企分开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    )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3.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发展非公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 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     )
A. 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B.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
D. 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
15.以前在老上海人中流传这样的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而如今,这句话已经被浦东的飞速发展冲刷得无影无踪了,现在浦东的陆家嘴已经成为上海繁荣的标志,导致浦东飞速发展的最直接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第三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