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第十二章 人民解放战争

第十二章 人民解放战争

    06-21 16:05:36    浏览次数: 884次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十二章 人民解放战争,
文章来
源 w

第十二章  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本阶段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最主要特征是人民解放战争。解放战争即蒋介石集团走向败亡的过程,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退出中国大陆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确立的过程,又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过程。
【考点清单】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1)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2)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3)全面内战的爆发。
【解析】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的爆发,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应分析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并指明美国对华、蒋介石对内的政策;对“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应掌握其背景、内容与意义;对“全面内战的爆发”应区分粉碎全面进攻和粉碎重点进攻的主要战役。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20xx年、20xx年考纲新增考点);(2)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4)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解析】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20xx、20xx年全国文综高考历史考纲的新增考点。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应抓住其废除封建剥削、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支持解放战争的主线;对“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应全面分析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态势与意义并了解三大决战的简况和意义;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应重点复习七届二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并了解北平谈判与渡江战役等史实;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应从国民党和共产党两方面分析。
【知识梳理】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集团的斗争。(下册第三章第第二节不作考试要求)
(1)向解放战争过渡的阶段: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到1946年6月底全面内战爆发,这是由民族战争向国内革命战争过渡阶段,斗争焦点是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主要大事是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特点是政治斗争为主、军事斗争为辅,结果是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2)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从1946年6月底全面内战爆发到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中共领导解放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境地;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一)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1.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1)原因: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
(2)变化:中国人民同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工农大众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矛盾)
2.美国:扶蒋反共(二战后对华政策)(为什么帮?怎样帮?)
(1)原因:控制中国是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利不起早)
(2)行动:美国出动飞机、舰艇运送国民党军队到战略要地和铁路交通线,帮助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
3.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方针
(1)行动:打着“和平建国”旗号,阴谋发动新的大规模内战。
(2)目的: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二)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1.背景:(国共双方意图分析)
(1)国民党三次电邀:①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主要);②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③企图把内战责任推到中共身上或诱使中共交出军队和政权。(策略:“假和平、真内战”;使中共进退两难)
(2)共产党毅然赴渝:①尽力争取和平;②揭露美蒋阴谋;③团结教育人民。(策略:“争和平,避内战”;提出三大口号——和平民主团结,派人赴渝谈判)
2.结果:
签订了《双十协定》(全称《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3.内容:
避免内战建中国;结束训政施宪政;召开政协保民权。
4.意义:
(1)中共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在国统区人民和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争取了主动;
(2)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方针,政治上陷于被动。
(三)政治协商会议
1.核心: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
2.成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1)原因:全国人民的压力;共产党的努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力(“三力”)。
(2)内容:改组政府(怎样改?)开大会(干什么?)实施和平建国纲(咋实行?)整编军队定宪法。
3.意义:
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体现了平等协商精神。
(四)全面内战爆发
1.全面内战爆发:
(1)天气热:1946年夏   (2)美国帮  (3)范围广: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
(4)占优势:战争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上占明显优势。
2.中共战略战术:
(1)战略上藐视敌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表面短期真老虎,本质长远假老虎)。
(2)战术上重视敌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使国民党军队由优势变劣势)。
3.粉碎全面进攻:
(1)战绩: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2)战役:华中七战七捷;华东莱芜战役;东北新开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4.粉碎重点进攻:
(1)地区: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哑铃”战术)
(2)战役:
①西北野战军:彭德怀的空城计和蘑菇战术;按时间先后:用青化砭(鞭)赶羊马过河到蟠龙镇沙家店;按纬度高纸:沙家店的羊马过河到蟠龙镇吃青化砭(青花饼)。
②华东野战军:由陈毅、粟裕和谭震林指挥; 歼灭国民党五大王牌之一的整编74师;
孟良崮战役不利于敌的一些因素:骄兵;花岗岩;空投;无降水。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万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3)战果:
一年作战,歼敌一百多万,解放战争防御阶段结束(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
(3)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从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到1948年9月开始进行战略决战。解放军在外线(国统区)三路大军挺进中原;解放军在内线(解放区)反攻歼敌,收复失地。
(4)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从1948年9月开始进行战略决战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这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阶段,主要包括战略决战、七届二中、渡江战役和追歼残敌等历史大事。
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一)解放区土地改革
1.《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田,农村人口平分。(农民土地私有制)
2.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消灭封建剥削,发展农业生产。
3.意义:
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可靠保证。
(二)解放军战略反攻
1.任务:(见课本材料)
第二年:1947年     外线:国统区     内线:解放区
2.条件:
(1)必要性: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减轻解放区的压力和物资消耗。
(2)可能性:经过精矿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国民党军队的优势正逐步减弱。
3.方向:中原地区
(1)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2)中原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西扼武汉,东下南京)
4.概况:
(1)外线:三军配合两翼牵制。(打破国民党军队中原防御体系)
三军:    陈谢     刘邓      陈粟                    陕西引敌北上榆林
           陕       豫        苏           两翼:
               鄂        皖                         山东调敌东进海边

[1] [2] [3] [4] [5]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人民解放战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