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三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②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的准备。
③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2、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总体认识
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根本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过程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②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
实施过程:①1978年,安徽、四川农村率先,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②这种生产责任制的经营方式得到中央的肯定。③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1987)
主要形式: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性质: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没有改变所有制形式)
特点:实行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实现了责、权、统一。
意义: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②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③农村改革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④它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条件。
☆从小岗到深圳,从生死文书到杀出一条血路,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不怕风险,敢闯敢干;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内容:在所有制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管理体制方面: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分配制度方面:主要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为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产权制度方面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90年代后)
(3)作用:调动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经济快速发展
☆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地在发展中进行改革,同时又在改革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在一个国家既要发展又要改革,改革与发展之间必然存在密切的联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的经济。
第三次: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对外开放的含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走出去”“引进来”)
2)、根本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3)、形成的过程(首先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
过程 :(1)建立:深圳(第一个 1980);珠海;汕头;厦门;海南(1988)
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利条件有哪些?)
(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4)1990年,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的决策,中国90年代改革的重点和标志。
4)“走出去”战略(20世纪末起)
①目的: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形势,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②内容:国家鼓励具有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
★特点:①格局: 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开放体系。
②特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又有哪些区别呢?(见重难点)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背景①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导致商品供应不足②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澄清了对市场经济错误认识和模糊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过程
1、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4、中共十五大对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
社会主义阶段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5、到20世纪末,中国已初步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实现国内外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互接互补,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资源配置方式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市场机制的优势和缺陷
优势: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缺陷: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破坏性。因此必须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制。
(3)意义:①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推动了现代化建设。② 使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③ 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重难点释疑
1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③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又有哪些区别呢?
前提不同:前者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完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进行的;后者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丧失的前提下进行的。
性质不同:前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经验,更好地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后者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为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中国而提出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