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八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没收官僚资本
答案 C
6.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这一时期发展状况,以下能反映过渡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是 ( )
A.剿匪 中立富农 美国第七舰队 赎买
B.斗私批修 臭老九 革命无罪 上同下乡
C.人民内部矛盾 原子弹 高产卫星 焦裕禄
D.经济特区 乡镇企业 证券市场 网络
答案 A
7.“要想下地狱,就去学汉语!”这句感叹随着《汉语拼音方案》的颁布,成为历史语言至今已有50年了。我国汉字由繁到简、从难到易的演变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说明汉字演变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 ②受书写工具影响 ③有利于交流传播 ④文化传统的中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8.穿俄式“布拉吉”(俄语连衣裙)、哼唱苏联歌曲《三套车》、观看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成为中国广大年轻人的最爱。这一生活方式流行于 ( )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新中国一五建设时期
答案 D
9.辽宁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是因为该省 ( )
A.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机器工厂
B.最早将官僚资本转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C.建成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
D.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
答案 C
10.“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牌汽车跑中华,喷汽式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这首歌谣所歌颂的成果的取得是在 ( )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A
11.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答案 A
12.每个时代都需要时代人物和时代精神。王崇伦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工业劳动模范,他曾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和他同处一个时期的工业劳动模范还有 ( )
A.赵梦桃 B.李顺达 C.孔繁森 D.孟泰
答案 A
13.汉语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产生了许多新的词语,在一定时期的报刊上大量流传。下列词语,按照流传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民国 ②议院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④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答案 D
14.被誉为“企业大王”的刘洪生,1930年在上海创办章华毛纺织厂。1954年该厂改名为中国毛纺织厂。在庆祝会上,有人高呼:“资产阶级20年来剥削工人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赢得了人们的热烈掌声。这一史实反映的是新中国 ( )
A.合理调整工商业 B.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进攻
C.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D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官僚资本拥有全国工矿企业、交通系统固定资产的80%,垄断钢产量的90%,电力的67%,有色金属和石油的100%,还控制了全国的金融机构、交通、对外贸易等。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银行2400多家,工矿企业2800多个。
材料二 1949年6月,刚刚解放的上海市,金银价十天内上涨了两倍左右,6月8日一天,银元黑市价人民币从1400元涨到2000元,上海军馆会断然查封挑起“银元之战”的大本营“证券大楼”,逮捕了投机倒把的首要分子,刹住了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
材料三 “银元之战”以后,一些投机商人又进行粮食、棉纱等投机倒把活动。(1949年)上海米价6至7月上涨4倍。国民党特务说:“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就能置上海于死地。”那时,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的陈云说:“人心乱不乱,在城市,中心是粮食”,人民政府统一调动粮食、棉纱在各大城市抛售,市场物资饱和,物价接连下降。许多投机倒把分子破产了。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政收入分散,公粮、税收仍归地方,而行政开支、军费建设投资等都由中央支付。因此,中央财政赤字不断增加。为解决国家财政困难,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把公粮、税收、库存物资和公营企业的利润一律收归国库,由中央统一掌握;开支也由中央统一规定标准,不准擅自额外开支。此外,还规定国营贸易的物资由中央贸易部统一调用,机关、企事业的现金除留少量供近期使用外,一律存入人民银行。这样,初步确立了以中央集中统一为主的财政经济管理体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新中国为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共同现象?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
(3)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可以看出“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实质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国家的什么政策?国家采取这一政策的原因和结果各是什么?
答案 (1)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企业。作用: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2)共同现象:物价暴涨。不同措施:材料二采取了行政、专政、镇压的手段;材料三运用了市场、经济干预手段。
(3)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
(4)政策: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原因:中央财政赤字不断增加,财政困难。结果:初步确立了以中央统一为主的财政经济管理体制。
16.铁路是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他的发展和推广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铜线铁路,如有其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且为工甚巨,目前亦颇便于穷民。然欲朝廷明定条约,许其开工,则大不可。何者?……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极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加,何所不至。彼虽日干能派人看守防御,设其人为百姓所戕,彼能晏然不问乎?设我百姓为其人所戕,我能晏然不问乎?万事皆可从权,民心必不可失。应谕以中外一体,彼此宜各顺民情。且泰西智巧绝伦。果能别创一法,于民问田庐坟墓,毫无侵损,绘图贴说,成使闻知,百姓退无后言,朝廷便当典许,否则断难准行动。
——沈葆桢《务说议铜线铁路》同治六年(1867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材料二 孙中山说:“铁路常为国家兴盛之先驱,人民幸福之源泉也。”又说:“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